|
||
|
||
|
城伴河而生,河绕城流淌。历史名河浏阳河在镇头镇弯过了一道湾,延绵12.5公里,她以奔腾不息的精神,博大的胸怀,滋养着镇头这座水边古镇。
而这座古镇,没有让她失望,这里曾被誉为“清明上河图”的一角,水运时期,是浏阳途经长沙、株洲的中转站,盛极一时。
如今,这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谱写了一首“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动人曲子,并成功进入长沙中心镇、全国重点镇方阵,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我们探寻美丽乡村的征程中,镇头这座浏阳河畔的小镇,宛如“绿精灵”般让人留恋。
如果你不信,那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镇头这座魅力之城吧。
第一道湾重现繁华
车子从长沙出发,不到一个小时,镇头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虽已是初秋时节,但是这里依然绿意盎然。道路两旁的花卉苗木,一眼望不到边,房子在苗木的掩映下,只看得到一点红色的屋顶,让人不由得感慨:好一片绿色的“海洋”。
在苗木的海洋里继续前行,一条宽敞整洁的镇株路以笔挺的身姿,广迎四方宾客。排列整齐的太阳能路灯、规划统一的停车位、刚被洒水车清洗过干净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行人,热闹繁华的集镇……构成了一幅和谐、繁荣的动人画卷。
还没有来得及观赏这座浏阳西边的繁荣小镇,浏阳河就突然跃入了眼帘。宽敞清澈的河面上,水流平缓,一群鸭子在河中戏水,两岸绿树掩映,一切宁静而安详。
“镇头是浏阳河路经的第一道湾,上世纪80年代前河两旁曾商贾林立,船只穿梭,非常热闹。”镇头镇党委书记孙谦指着河畔码头说,时光如果倒数十几年,这里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孙谦告诉我们,作为湘江在长沙境内最大的支流,浏阳河昔日曾是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河道整治,水运愈加繁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公路发展及河坝阻断航道,浏阳河水运渐趋沉寂,两旁的商贾也不见了踪迹。
可浏阳河的发展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镇头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更是坚决落实浏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以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提出了“融入长株潭、建设中心镇、辐射大西区”的战略思想,决心把镇头建设成为具有湖湘风情的特色城镇。
为此,镇头先后投入1亿元对浏阳河畔进行生态治理,加速镇头大桥及连接线建设,对浏阳河风光带分三期进行建设,完成对镇株路、万紫路、紫园路、镇普路等集镇主要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
在大战略的引领下,全镇65个项目全面铺开,势要让第一道湾重现昔日繁华,努力把镇头打造成为浏阳河畔最美乡村。
“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快与浏阳、株洲、长沙的融城步伐,以南横线为主线,构筑大交通格局,以浏阳河经济带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用3—5年的时间,把镇头打造成为长沙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在浏阳河老码头前,孙谦对我们描绘了镇头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是镇头新的起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更高的起点。
绿色产业支撑未来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产业支撑。
“镇头镇美丽乡村建设,产业不仅是坚实的基础,更是原动力。”镇头镇党委书记孙谦对此认识清晰。
可是要发展产业,方向很重要。
在镇头镇当地,有两个传统的产业:造船和印染。产业造福一方的时候,由于随意摆放钢铁材料,印染造成的污染,制约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在浏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镇头决定退出纺织印染行业,依托现有的优势,从绿色产业入手,在此基础上,浏阳市环保科技示范园应运而生。
该示范园成功实现了由纺织印染向机械制造产业的转型。目前,园区区域环评已获省环保厅正式批复,整体规划基本完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促成签约落户企业21家,其中8家企业已进行开工建设。
在该示范园,我们看到,笔挺宽敞的香樟大道已经完工,1000多亩的土地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几家入驻企业正在加紧厂房的建设,工地上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
“明年上半年将有8家企业建成投产,全面开发后,可引进百余家企业,实现综合产值150亿元,年税收达2.5亿元,最终将成为浏阳市最大的环保综合产业园。”孙谦指着规划蓝图,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
不仅是环保产业园孕育着巨大的希望。在镇头,花卉和油茶这两块传统产业,同样支撑着镇头美丽乡村的建设。
在镇头镇金牌村,全村基本被花卉苗木所遮掩,郁郁葱葱。村支书李新国告诉我们,全村3000多亩地,有2000多亩都种上了苗木,因为苗木全村生态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他告诉我们,村里4200多人,有80%都是从事花卉苗木行业。
镇头镇金田村则漫山遍野全是油茶树,镇头镇党政办副主任刘琼告诉我们,目前,全镇拥有油茶面积8.7万亩,年产油1000吨,产值上亿元。2013年,金霞油茶入驻镇头,为镇头油茶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投入10亿元的油茶文化博览园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镇头美丽乡村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村一景点亮乡村
我们在镇头一路走来,看到的是开拓务实的党政班子、拥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产业以及让人目不暇接的青山绿水。
可不论是繁荣的集镇,还是兴旺的产业,美丽乡村终归是为了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在孙谦看来,政府修路、铺桥,招商、引资,治理环境、倡导真善美,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笑容更甜,生活更美。
在金牌村,种植苗木大户李艳坤告诉我们,他心目中的美丽乡村,就是老百姓的钱包是鼓的,居住环境就像金牌村这样,全村就是一个大花园。
他说,对于现在的生活,他感到非常满足,180亩左右的苗木基地,去年70多万元的家庭收入,出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有家人陪伴的生活,很是幸福。
在镇头的乡村穿行,像李艳坤这样感慨的人还有很多。是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乡村,想要回归乡村。美丽乡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可镇头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仅只是这些。2015年,镇头提出以“幸福屋场”打造为重点,坚持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的凸显,根据各村(社区)实际与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将环境整治与浏阳河水文化、花木之乡树文化、油茶之乡油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架构体系,成功打造出了干口塅村樟瑞屋场、金牌村车田屋场、金田村新黄屋场等各具特色的示范屋场。
在金牌村车田屋场,一座400多年的古井见证着乡村的巨变,如今,依旧用延绵不绝的井水滋养着附近的村民。
正在挑水的陈召华告诉我们,这处井水冬暖夏凉,用开水壶烧水,从不结垢。虽然家里装上了自来水,但是她还是喜欢在这里挑水喝。
“古井,就是美丽乡村的一部分吧。”在她看来,美丽乡村,离不开古井这些元素。
为了满足大部分人对美丽乡村的构想,镇头打造的古庙、古樟树、古井成为了该镇美丽乡村最靓丽的部分。
而正是这一村一景,富足安详的乡村生活,成为了不少城里人的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