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青山·金山 贵阳森林覆盖率达61.16%
桂阳县林业局
 
09-07 10:02

曾经不毛之地的宝岭,如今绿意融融。

2008年的那场冰灾,或许已经消失在一些人的记忆中,但对于郴州林业部门的人来说,2008 年是他们心中无法忘却的痛。对于桂阳林业人而言,这种痛则更甚。就在那一年,213 万亩有林地全部受损,全县林业经济损失累计达19 亿元。参与灾后重建的有关专家预言,要想恢复原有生态,桂阳起码需要20 年。

然而转眼7 年过去,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如今走进桂阳,路边水边绿树成荫,城边村边绿意盎然,举目望去,山峦青翠绿水奔腾。就在这短短的7 年,桂阳县举全县之力,再造了一个绿色桂阳。有林地恢复并扩大至283 万亩,林蓄积量318.2 万m3, 森林覆盖率达61.16%,高于2008 年以前,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专家的预言。

狠抓造林绿化,荒山变青山

2008 年年底到2009 年年初,因雪灾隐患,郴州市到处发生森林火灾,桂阳县也未能幸免,“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森林生态遭受毁灭性打击,满目疮痍。”桂阳县林业局局长罗邦富如此形容当时桂阳林业的惨状。

灾害发生后,桂阳县林业局立即展开雪压材保护及防寒育苗、造林补植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完成补植补造工作。随后而来的,便是漫长的保幼苗存活,管护新造林的工作。

造林绿化,是桂阳县林业局这7 年来的工作主旋律。2011 年以来,桂阳县相继启动城乡绿化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举全县之力,投入十多亿元,狠抓造林工作。

“三边(城边,路边,水边)”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水系生态防护建设、世界银行贷款造林、油茶造林、中幼林抚育造林、珍贵树种造林……一场声势浩大的造林运动在桂阳全面铺开,目标就是,省道、国道、高速公路、水库、河岸、县城周边乡镇,凡有可见荒山,凡是无绿环绕的地方,都要栽树种草。

桂阳林业局还设立专项资金激励农民上山造林。“ 造林户每造林一亩,补贴200 元,林业部门还免费提供树种和技术指导。”桂阳县生态办工作人员肖建平告诉记者,目前桂阳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专业的林业技术员驻守,为造林户提供从清山、整地、选种、栽植、管护的“一条龙”免费指导服务,并实行终身责任制。此外,桂阳县林业局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公司租地造林、大户承包造林、联户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家庭经营造林等多种模式,实施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

“除却大力造林外,还加大了管理力度,确保林木存活和成材。”肖建平说,桂阳县林业局聘请516 名专业护林员,分散在全县各个乡镇,从事森林巡视管护工作,“ 基本上每个行政村都有护林员。”同时,林业部门每年投入300~400 万元组建加强专业森林防火队,确保宝贵的森林资源不被火灾侵蚀。至2014 年,桂阳县成功创建森林防火“桂阳模式”,引来全市森林防火现场推进会在桂阳召开,周边县市来取经的更是络绎不绝。

如今,桂阳县“城市、水系、通道、荒山、村镇”五大绿化工程已见成效:城区新增公共绿化面积131.1 万平方米,宝岭公园原本是一片矿渣的不毛之地,现已绿阴如盖;途经桂阳境内的省道、高速公路以及县、乡、村道路共计685.4 公里绿化工作已经完成,沿路乘车,满眼绿意;方元、肖家山、莲塘、贤江四个水库岸边一片树荫好乘凉,西河、舂陵江两岸“绿带”蜿蜒向前。

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让青山变金山

8 月18 日,在桂阳县敖泉镇附近的一大片高大茂盛的树林里,一群人正在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伺弄着树下低矮的花草。

“这些花草都是中药材,三七、桔梗、半荷风、马蹄、细辛,好多种名贵中药材都种在这树底下呢。”正在忙活的张传松很专业地告诉记者,在来到这片中药材种植基地工作之前,这些药材他也只是听过认不出。

张传松以前是桂阳县敖泉镇湘山村塘尾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守着10 亩烤烟地和500 亩林地讨生活,一年收入3 万元左右。2012 年9 月,湖南省利诺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桂阳成立,该公司攻破名贵中药材林下种植育苗快速繁育等技术难题,并在莲塘镇、敖泉镇等地承包大片山林,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张传松也将自家的山林承包给了公司,一年光租金就有3 万元,同时他还在公司从事中药材种植管护,目前已经成为敖泉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每月工资3000 元。

“我以前自己守着那片林子不晓得要多久才能有收益,自己种药材又没技术没销路,种其他东西也没多少收入。”张传松说。但现在不一样了,张传松将山林承包给公司有租金收入,帮公司管护药材又有工资,他的妻子也在基地做事,每月工资1800 元。“两人现在每年增收近90000 元。”张传松告诉记者,有些人更多,他们从公司购买药材幼苗种植收成后再卖给公司,又有一笔收入。更让张传松高兴的是,在基地做事的同时,他还能兼顾烤烟种植。

据了解,近年来,桂阳从提高林农收入、调动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出发,积极创新林业经济发展机制,鼓励林地、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投资发展林下经济,允许将林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林业资产进入市场流转。根据树龄、林地及其空间环境条件和不同植物的属性,创立“林禽模式”、“ 林药模式”、林菜模式”、“ 林游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目前桂阳县大型林下经济企业(合作社)已有10 家,全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经营的林下经济面积2622 公顷,年产值达1.5 亿元,青翠山林成了聚宝盆。

“林下经济是一种以短养长的模式,在树木成材过程中,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空间,发展其他产业,能较快获得收益。”罗邦富说,桂阳鼓励农民从事林下经济,除了这10家企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还有不少散户也在各自的树林里种瓜果、养鸡、养猪,只是不具规模。为科学整合资源,桂阳县林业部门将会指导其成立专业合作社,并提供相应政策资金支持。

趁势而为,大力打造“林药之乡”

罗邦富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众多林下经济模式中,“ 林药模式”最有特色,发展得最好。目前,桂阳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 万余亩,重楼、黄精、细辛等近20 种野生中药材实现家养驯化种植,29 种常用大宗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湖南丹桂园医药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等多家中药材产业项目落户桂阳工业园。

“桂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风正盛。”罗邦富说,桂阳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而且有60 万亩的森林土地可开展林下药材种植,40 万亩复垦耕作的山地也适宜中药材的种植。

罗邦富告诉记者,随着世界范围内崇尚中药传统疗法和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以天然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已成为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桂阳也将顺势而为,大力打造‘林药之乡’。”罗邦富说,从今年开始,桂阳县财政将每年投入3000 万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致力将桂阳县中药材产业逐渐培育发展成为集重要研发、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目前已经完成相关发展规划,不久将启动各项工作。

“相信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定能让桂阳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站在桂阳东塔岭森林公园的山顶上,俯瞰着被绿树环抱的贵阳城,罗邦富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