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历天花板下,职业教育很难有出路
红网
 
07-03 00:01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关于职业学校“升格”问题,原则上中职不升为高职,高职不升为本科。他还强调,根据中国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的中、高职结构,各个中、高职学校都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7月2日《北京晨报》)

职业教育畸变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很多中职、高职、技术性本科院校不满足于现有的教育体系与其在教育序列中的地位,纷纷放弃原有的教学优势,升级为大专、本科、综合性大学;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技术性、实务性、操作性人才奇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出现了严重的断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此次中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做强职业教育,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可谓用心良苦。但是,从现实来看,在当前我们社会中存在的学历天花板下,职业教育很难有出路。

职教机构何以纷纷谋求转型升级,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招生困难,近些年来,乏人报考、招不到人日益成为职教机构面临的现实常态;二是在教育序列中地位低下,得不到应有的政策重视与资源补充,维持艰难。上述两个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关键无非是对学历的需求:一是学生对于学历的需求;二是政府对于学校级别的需求,而这也紧密关联学历,因为学校级别的关键区别主要在于能颁发什么样的学历证书。最好的证明是,它们的转型升级的确颇见实效,不仅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报考的人多了,政府重视了,扶持跟进了,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比如管理者的行政级别提升了。

而之所以学生以及政府对于学历有如此迫切的需求,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学历天花板。

学历天花板已经严密覆盖了社会的各个场合,升职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升学有必须的学历要求,应届毕业生落户有特定的学历要求,招聘、求职更是学历要求的“重镇”。在绝大多数场合,学历都是硬件要求,而且,越是在资源配置序列中较高的机构,对学历的要求也就越高。虽然近年来民间日益蔓延出一种对学历的“反歧视”,但实际上,从整体来看,学历的天花板丝毫未有松动。且随着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日益增长,学历天花板也在更趋严苛,过去要求大专的,现在要求本科;过去要求本科的,现在则要求研究生;过去要求一般高校毕业者,现在则要求211、985院校。

诚然,对学历的要求有其必要性,也是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对学历要求异化到极端与苛刻,异化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刚性规则,它必然将会桎梏社会活力、限制人才流动,其积极的价值也就逐渐被消极的影响所替代。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的学历天花板效应,严重桎梏了职业教育。而这一现状若不改变、上升通道被堵塞,职业教育很难真正有出路。试想,若以中职、高职毕业证既很难继续深造,又没有机会进入收入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机构,也可能在将来影响自身职级的提升,甚至没有权利落户以真正融入所工作的城市与社区,只能以边缘人的身份从事最基本的技术工种,职业教育真正的吸引力又何在?若地方政府在学历风暴的裹挟下,对中职、高职不重视、不扶持、不帮助,职业教育的生存资源又到何处去寻?在这样的情况下,纵然中央以行政指令强行限制中职、高职的转型,但恐怕也很难让它们真正安其位、得其所。

文/岳乾(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