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革命老区,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老区发展脱贫的基础逐渐好转。但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表示,政策好了,政府包揽也多了,部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有的项目实施只重考核,忽视农民意愿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6月1日《半月谈》)
国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扶贫帮困工作,帮助扶持贫困地区,从贫困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出发,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地区差别和社会差别,走共同富裕道路。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口帮扶,重点扶持,结对子,优先照顾弱势群体,合作互助等,应该说是深入人心,令人欣喜的,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可是,扶贫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亟待政府反思的。
多年来,由于政府的扶贫政府的过分粗放,基层领导者工作不“接地气”,有的甚至“扶贫唯亲”、“扶贫唯友”,让一些本来不具备资格的人:如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逛三”、无所事事的“混混”、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整天沉湎麻将桌上“麻友”、“赌徒”等懒散农户进入扶贫名单,而把那些因天灾人祸或大病致贫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排除于“扶贫”门外,这无疑是给村民添堵,给党的扶贫政策抹黑,让政府的形象大大减分。
笔者曾听到一个故事:一位企业家到西部考察,看到了一户穷苦农民家吃饭连双筷子都没有,于是他便想帮助这户人家。可是当他在这家房前屋后转了一圈,看到屋后有一个大竹林,心想:有这么多竹子,为何不自己动手做些筷子呢?这人实在太懒了,帮助这样的懒鬼又有什么何意义呢?因此,企业家一点东西也没留下就走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扶贫要先扶志。”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别人给他再多的钱,也只能满足他一时的花费,满足不了他一世的开销。有时反而养成了他“等、靠、要”的陋习。从新闻中“国家扶贫致部分老区农民过度依赖,总指望政府救济”的情况就可略见一斑。一些人本已脱贫致富了,一年收入十几万,可只需八十元一块的草帘子也在盼望政府免费换,并说“要是政府年年扶持就好了。”还有一些人“不愿发展产业,连生活都总是指望政府救济、补贴,时不时跑到乡政府要钱,不给就不走。”实足的一副无赖相。这些人扶贫倒扶出“病”——贪心病、依赖病。
在以往的扶贫帮困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等有形的东西,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帮扶。实际上,扶贫先要扶志。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扶贫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文/林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