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特殊渠道”招生背后隐藏的是腐败通道
红网
 
05-25 15:23

90后学生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5月22日,当事学生张鹏(化名)回忆这4年经历,坦陈曾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老师从不点我们6个人的名字,这是我最疑惑的地方。但我们又一次次相信了‘辅导员’”。22日晚,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正式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5月24日《京华时报》)

应该说,张鹏等人的经历比较悲情,本以为15万元买到了一张名牌大学的门票,可实际上却陷入一场长达4年的骗局中。但可悲之人,又何尝没有可恨之处?明知录取通知书上没盖学校盖章,没有学生证、饭卡,从未被老师点名,考试必须单独组织,可他们却依然愿意相信“武大统招”这个美丽的谎言。正是这种自欺欺人,也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招生骗局的假戏真唱。

当然,这出招生骗局之所以不穿帮,除了受害者的鸵鸟心理之外,更主要的是骗子的手眼通天。据报道,大一开课前,“辅导员”王杰将6人介绍给班长认识,告诉班长他们是“插班生”,且住在武大宿舍、在教室上课,同样参加“考试”、运动会,与同学们一起春游。试想,没有得到相关人士的配合、默许,“辅导员”王杰能将20名同学,安插在武大经管学院,并将学校与受害者都瞒在鼓里么?种种迹象表明,“特殊渠道”背后肯定有一条隐藏的腐败通道。

目前,已有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相信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但对问题的反思不能到此为止,据“中间人”反映,目前在逃的王杰,是武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方,能将学生安排到宿舍里去,并能拿到课表。可见,武大更该追查一下,“统招骗局”一骗四年背后,有没有“内鬼”在暗中配合?几年中,有这么多学生愿意上钩,是不是有“统招”成功前车之鉴的吸引?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公立大学的不断扩招,如今民办教育招生陷入无生可招的“寒冬”。为揽生源,一些学校与公办大学开展合作。应该说合作办学,既有助于教育均衡,也是民办学校自救的一个出路。但应该注意的是,如今合作办学市场鱼龙混杂,甚至“假统招”、合作招生等骗局迭出。因此,要预防这类骗局,除了提醒考生头脑清醒,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外,更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惩“特殊渠道”、合作办学背后的权力出轨。

文/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