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硕士毕业,入职便担任县人社局副局长,5年的公务员生活,“黄局长”黄艳改变了很多,包括她脚上那越来越陡的高跟鞋。连日来,提交了辞职报告的黄艳穿梭于长沙的大街小巷,连续投出四份简历后,她已正式开始转型。日前,湖南发文允许党政机关人员辞职创业。5月12日,黄艳向潇湘晨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辞职经历。在她看来,公务员与厨子、理发师、维修工一样,其本质属性都是职业,与其埋怨工作环境,不如自行走出这个圈子,她愿意当个转型的样本。(5月13日《潇湘晨报》)
前不久,公务员“跳槽热”被人们热议了一番,抱着“铁饭碗”不要,偏要下海创业或跳槽企业,确实不失为一件新鲜事。事实上,对于公务员辞职大多数人很是看好,一方面认为是国家大力反腐的同时抓作风建设,公务员的日子不再如以前那么“滋润”,离开编制谋财路至少比做体制的蛀虫强;另一方面也认为,公务员一职渐下神坛,职业公平性也得到增强,好吃懒做再无出路。诚如众人所言,对公务员跳槽不须大惊小怪,更不能钻进牛角尖,以“仇官”心态来喝倒彩,冷静看待、理性分析,公务员“下海”非但不应嘘声以待,反而应当以鼓励和支持的心态为之点赞。
就在不久之前,上海禁止高级官员的亲属在一定范围内经商办企业,以试图遏制猖獗的官商裙带关系,将官员的权力控制住,以防变成其他领域的“权利”。一边当干部一边赚钱,这在我国是个普遍的冲突性问题,其一,党管干部,一些看似合理且不违法的“外快”实际上违反了党规政矩,因而公务员想要在体制内获得额外的丰厚收益限制很多且很难实现;其二,公职人员一旦做起了“兼职”,很难保证不影响到本职工作,特别是经商,往往要动用到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现有权力,为个人和他人提供便利,有违公平。正是为保证群众利益,国家对公职人员百般限制,封堵了不少赚钱路径,规定严、监管严、惩戒严,以求踏踏实实在体制内为人民服务。
人如洪流,封堵如何能够奏效?正如之前的不少缺乏实效的规定和做法,不究根源,缺乏执行力,堵来堵去,堵不住一颗颗渴望发财的心,以至于不少腐败问题被一一掀出。说直白一些,许多公务员都秉持着一种“鸡肋”心态,工作干着没意思、丢了又可惜,人在心不在,或“清茶报纸二郎腿”混上一天,或动脑伸手抓黑钱,这样的“公仆”,留之何用?
允许公务员辞职创业,鼓励他们自己经商或进入民企,既是尊重职业选择的人性化佳法,也是破除公务员“铁甲”,实现职业之间人才互通的有利模式。放开合理化的大门,从制度上允许乃至鼓励公职人员“下海”,给他们提供真正合理的、满足自身职业追求的机会,这样的“疏导”才是真正符合当前现状,也是大势所趋的实效制度;与此同时,在“鼓励”二字上,还给辞职“下海”的公务员提供透明合理的政策支持,使之尽快起步,确实是好事一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体制内就是讲究一个“严”字,当干部就必须接受监管,眼睛别乱瞟、双手别乱伸,但若是出了体制“大门”,所思所想但凡合理合法,皆可实践,这样的“疏导式”人才观,才是真正符合当前实际,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反腐打贪高压不断,想在体制内赚钱的念头无需再有了,工作无趣、收入太少、理想不再……一纸辞呈,到体制外拼一拼、闯一闯。世界那么大,想看就去看看。(文/余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