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XX书记是我舅”事件中的舆情定势
红网
 
05-05 10:23

日前,海口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却因为肇事司机一句“XX书记是我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5月3日,记者从海口交警部门获悉,经连日来的调查核实,肇事人郭某实为在海口打工的四川籍男子,至于当时为何要说那句话,对方的解释是“怕被打”所以“说大话”。(5月3日人民网海南视窗)

其实,无论“XX书记是我舅”是真是假,至少与“舅舅”关系不大。说实话,人们对官员的要求,还没有达到包括其亲属在内的清正廉洁。那么,经过交警部门调查核实后,所谓的“XX书记是我舅舅”纯属虚构,为何在相关评论中,还是出现了“宁可信其有”的倾向?这可能就是在相关社会事件中形成的舆情定势。

舆论定势是公众在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对社会生活作出定向反应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使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事件的认识与解决带有特定的倾向性和趋向性。可以这样说,对于“XX书记是我舅”是真是假,公众是没有判断依据的;在“XX书记是我舅”被证实是因“怕被打”所以“说大话”后,不少网友表示不信,也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但是,就如这句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样,其中的“热点”产生于舆论的“敏感点”。

从“我爸是李刚”开始,这种试图仗势欺人的“句式”,激怒了公众的情绪。而公众对于这种“大话”的宁可信其有,是因为权力的肆无忌惮和徇私枉法,在官场腐败中普遍存在。在社会对权力的监督环境还相对逼仄的现实下,任何有关权力人物的社会事件,都会成为舆论的着陆点。这就是一句“XX书记是我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但被关注的已经不是这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是肇事司机的“舅舅”是谁。

在既成的舆情定势下,本应首先澄清“XX书记是我舅”是真是假,但舆论却在“毫无疑问”中,直奔“舅舅”是谁的主题。这在社会学中叫做“心向”。那么,经过交警部门调查核实后,所谓的“XX书记是我舅舅”纯属虚构,这个结果能不能让公众释疑?看来未必尽然。因为,“XX书记是我舅”印合了某种舆情定势,公众是在相关官场腐败现实的影响下,对此事件的认识与判断,已经带有特定的倾向性和趋向性。

事实上,无论“我爸是李刚”还是“XX书记是我舅”,前者的言辞凿凿和后者的“说大话”,都意识到了权力可以用来仗势欺人的作用。而舆论对这种“句式”的敏感,也是把它当做抨击权力腐败的突破口。人们何尝不能这样想:连一个交通肇事的醉汉都还记得以权压人,即使是“大话”,但权力可以枉法的腐败现象,不是再次被印证了么?

然而,这种舆情定势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舆论是语言化了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而舆情则是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某一争议中的社会性问题的共同看法。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的映照。如果相关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经常让舆情定势发生偏差或失误,就会影响公众情绪,不利于正能量的传播和提高社会凝聚力。这才是在类似的“大话”引发的舆情中,亟待从更深的层面关注和反思的问题。(文/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