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统计显示,2月绝大多数城市房价跌回去年同期水平(3月19日《经济参考报》)。而我从近期公共空间听到的楼市预期却是:专家、业内人土异口同声地加入“房价转涨”“房价速涨”大合唱。其实,事实和常识告诉我们,鼓吹叫嚣“房价转涨”“房价速涨”,非但站不住脚,而且有害无益。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趋势是下跌而非相反。商品房也是商品,自然要受规律制约。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在高品房库存高企积压严重的情况下,房价顶多是不降企稳,而断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涨价甚至速涨。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显示,从年度数据看,2010年-2014年5年期间,35个城市均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截至2月底,易居方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714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9.1%。面对如此高企的库存积压和去化压力,我不知道“涨价说”说从何谈起。
在新一届政府“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理性努力下,中国楼市好不容易从“10年出台43个调控文件房价上涨10倍”和“屡调屡涨屡涨屡调”的恶性循环中突围出来。休养生息中的楼市正值回归理性,尤其表现为买卖双方心理的回归理性。只要是人口说人话,恐怕没有谁会否认目前楼市买卖双方与此前相比更为理性,预期也出现理性调整。一方面,购房者并未受近期利息调整等“利好”政策刺激而出现恐慌性入市,对于价格涨幅较大“房子在地上,价格在天上”的房源接受度依然不高;另一方面,面对业主消费预期向好,开发商虽然出现一定扛价现象,但并未像过去那样大幅调高挂牌价,甚至狂言“今年最高价,明年最低价”。在如是心理状态下,理性预期应当是,短期内房价还将处于比较稳定甚至下调状态,而不是盲目乐观地鼓噪叫嚣“房价转涨”“房价速涨”。
从高层楼市政策走向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去库存”、“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成为政府现阶段楼市政策的主基调和关键词。须知,这三条中,没有哪一条可以与房价上涨预期挂上钩。应当承认,虽然2015年以来多项政策正在为楼市寒冬带来暖意,比如2月5日和28日央行两次降准,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提法、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皆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都释放出“稳定住房消费”的积极效应和“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利好信号,然而请记住,只要有“去库存”这个大前提存在,得出“房价转涨”“房价速涨”结论,就显得过于乐观和为时过早。
我不知道,某此专家热衷于鼓吹“房价转涨”“房价速涨”,是不是为利益集团代言。但我知道,不负责任地鼓吹“房价转涨”“房价转涨”,只会混淆视听误导决策,为楼市埋下重回“屡调屡涨屡涨屡调”的风险,这显然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故而,对民众而言,不妨多用事实和常识判断,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对地产商而言,延续降价稳价促销去化库存解放资金链才是正道;对地方政府而言,别再重蹈“土地财政”覆辙,从而重新被“土地财政”绑架而不能自拔。(文/陈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