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评]简政放权的红利不能被“体外循环”
2015-03-13 16:40:11
  
刘艳秋

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洗脚妹”刘丽谈到自己开足浴店的经历时说到,她至少跑了十个部门。“其中,环保部门指定一家中介机构认证,交了钱之后也没见人来查什么,但只有拿到该机构的认证证书才能通过环保审批。”(3月11日中安在线)

近年来,国家持续鼓励着大众创业的热情。从简政放权,到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再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都是贴合着创业者的成长脉络而量体裁衣。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经济新常态下的时代语境时,“最美洗脚妹”刘丽也用开足浴店的方式来实现自己草根创业的梦想。

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被取消,国家逐步把“先照后证”等政策福利落地,这其中最有话语权的当是受益者群体。“最美洗脚妹”刘丽作为大众创业者中的一员,感受到简政放权对于普通人创业的门槛减低,但同时也说出自己的心声。她认为简政放权应该要做得更好些,自己开足浴店还要盖十个章,而环保部门指定的中介结构更是“交了钱也没见人”。

环保部门在对企业前宽后紧的政府服务体系中,应是作为事中事后的监督者作用。即便是足浴店这样的市场个体,它也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等事项,这些都需要环保部门来进行把关。只是,刘丽所言的环保部门指定中介机构,却存在着“交钱不见人”的尴尬。这样形同虚设的“稻草人”,构成了简政放权政策红利的“体外循环”。

本来作为环保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是在政府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后的服务接力者,它们对于公众的服务性和对政府政策的执行性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然而,在收取了企业的票子之后,却不见中介机构进行履行职责属性的影子。如此不作为,俨然是把政府简政放权的好经给念歪。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是对某些中介机构乱象的调侃。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中介的职责缺位,就根本不能履行好简政放权的真正意图,更是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用当下流行的话语来形容,就是任性。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就提到要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动一动那些“抱着大树好乘凉”的中介机构生存土壤,让他们对自身执业活动严肃起来,这也是简政放权过程中的必修功课,也是像刘丽这样的创业者所期盼看到的进步。(文/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