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捡垃圾的奶奶“捡”了个孙子
潇湘晨报
 
09-10 06:34

huangj1509328.JPG

9月9日,雅塘村口路边,小江见到周娭毑,连忙迎上去嘘寒问暖,招呼捡了一上午垃圾的周娭毑到旁边的台阶上休息。图/潇湘晨报记者 陈韵骄

9月9日中午11点40分,雅塘村口路边,小江帮周娭毑把捡垃圾弄脏的手擦干净,周娭毑被逗笑得用双手抚着脸。

“别人讲我是倒了垃圾,捡了个娭毑。”小江说,9月4日早上第一眼见到在捡垃圾的周娭毑时,“就想帮一下”。

这一帮,让小江想起了去世的外婆。几天下来,除帮老人梳头、打扫房间之外,小江还为周娭毑建了一个爱心微信群,筹集了2580元带她去医院检查受伤的耳朵。这让周娭毑的家人都很感动,“我妈妈好像又多了一个孙子。”周娭毑的儿子王先生说。

见到捡垃圾老人想起过世的外婆

9月4日早上9点多,刚起床的小江出门倒垃圾,发现垃圾站有一个背影瘦弱、穿花衬衫的老人正在翻找垃圾。

“一开始还以为她精神有问题。”小江说,当时自己马上回宿舍拿了20块钱和一瓶水。在老人喝水时,小江注意到老人的右耳塞着一个大棉球。他试图和老人说话打探下情况,但老人耳朵不好使,一直说“啊”。

想到老人可能没吃早餐,小江又跑回宿舍,从包里掏出剩下的50块钱,沿着马路追上老人,将钱递到她手中。“她不肯要,眼里含着泪水,我看着觉得很心酸。”小江说,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他眼泪直流,想起了过世的外婆,“我当时想的是,我一定要帮这个娭毑。”

与老人分别之后,小江写了一篇帖子,记录了他遇见老人的过程和感受。这个帖子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不断转发,开始有人向他打听老人的情况,说如果情况属实,愿意帮助老人。

之后,小江建了一个微信群,一开始是3个人,后来逐渐增加到50多人,小江为老人筹到了2580元爱心捐款,“有捐一两块的,也有捐200元的。”小江决定用这笔钱带老人治疗耳朵。

筹爱心款带老人去医院看耳朵

5日早上7点多,小江便带着爱心捐款,来到前一天老人捡垃圾的地方等她出现。

然而,等了两个多小时,小江也没看到老人的身影。他决定去附近找找,一路问下来,一个阿姨带他找到了老人的住处。老人见到小江,一眼就认出来是昨天的那个小伙子,忙把他拉到屋里坐。

这是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出租房,除一张床和老人捡来的废品外,唯一的电器便是一台小风扇。小江向房东打听才知道,老人姓周,并不是孤寡老人,有3个儿女,并且都孝顺她。“她是丈夫去世后受了打击,想找点事情做,就开始捡垃圾。”房东说,老人的性格比较倔,坚持要搬出来住。

因为担心周娭毑的耳朵被感染,小江决定先带老人去医院。他叫来两个朋友,开着面包车到了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是,老人的右耳已经癌变,建议只能保守治疗。于是,他们带着老人到外科消炎处理伤口。

3个人带着老人在医院折腾了三个多小时,中饭都没顾上吃。下午4点,三个小伙子带着周娭毑好好地吃了一顿。

编外“孙子”陪老人剪头发聊天

9月6日下了班之后,小江又带着周娭毑去附近的诊所换药,随后又带着周娭毑去剪了头发。9月7日,想着老人耳朵的伤口刚刚处理完,但出租房里堆满了废品,担心细菌让伤口感染,小江特意请了一天假,准备帮周娭毑打扫房间。周娭毑拒绝了,把小江带到儿子家中。小江陪着周娭毑聊了大半天,“我一逗娭毑就笑,一直牵着我。”

周娭毑的儿子王先生说,自己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十多年前,弟弟和父亲相继离世,他就将母亲从宁乡接到了长沙。周娭毑的耳朵是被“飞车党”抢耳环时弄伤的,“家人带她去治疗花了几万块,也吃了不少药。”王先生说,母亲性格很要强,也爱面子,“平时连我们子女的钱都不肯要,说要自力更生。”王先生说,自己只好在家附近给母亲租了一个房子,平时也方便随时去探望。

“他(小江)和我母亲素不相识,却像亲孙子一样照顾她,我听到后就忍不住流泪了。”王先生说,小江帮助母亲那几天,自己正在出差。听妻子说起后,自己十分受触动,“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后哪怕自己再忙,再没时间,都要对母亲的生活更加关心。”

小江:从小被外婆带大,对老人有特殊情感

“第一眼看到娭毑时,我就想起了外婆。”9月9日,小江说,自己从小就是外婆带大的,和外婆的感情很深。自从2003年外婆病逝之后,自己就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看到有可怜的老人,心里就过不得。”

小江的朋友刘小姐也被小江带动起来,加入到帮助周娭毑的行列。“他(小江)很风趣,又爱耍宝,很能让身边的人开心。”在她看来,小江是个“重感情、心地很善良”的人。刘小姐说,这几天和小江一起帮助周娭毑,自己也被小江的善良所感染,“以后我也会更加关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听着朋友为自己点赞,小江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以前很让人操心……”说到这里,他有些哽咽。小江说,以前自己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只知道吃喝玩乐,和朋友混在一起打架,不爱学习。进入社会之后,小江创业了两次,也在挫折中慢慢学会了感恩。当小江把帮助周娭毑的事情告诉妈妈时,妈妈也很高兴,还帮忙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他的帖子,“妈妈说对我有了新的认识。”

妈妈:“浑小子”终于做对了一回,会支持他

小江的母亲周女士介绍,小江15岁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当时他说不想读书,我特别着急,可怎么劝他也不肯回学校。”

在周女士眼中,儿子年轻气盛,开过塔吊、做过包装工、发过传单,没一个工作是能干长久的,“工作没多久就要换,也不懂得存钱,还大手大脚花钱,喜欢追名牌。”

不过,当听到儿子帮助了一个捡垃圾的陌生老人时,周女士说自己一点都不意外。“知子莫若母,虽然他以前不听话,但我知道他本性很善良。”周女士说,她还记得小江12岁时,看到路边乞讨的小孩和老人都会给钱,“当时他说,如果不给他们钱,他们就会饿死,之后还买了面包送过去。”

在周女士看来,大大咧咧的儿子其实很细心,遇到有困难的人就会出手相助。她说,当时看到儿子发的帖子,忍不住就流泪了,“我觉得‘浑小子’长大了,懂得为他人着想了,这回他做对了,我会全力支持他,鼓励他。”

对于陌生人,他(小江)能卸下防备去给予帮助。我不知道如何用言语去表达对小江他们的感谢,他们那么年轻,就懂得用自己的能力去给予其他人帮助,这种正能量对我的触动很深。——周娭毑的儿子

潇湘晨报记者 刘双 实习生 周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