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新模式将惠及66万人
长沙扶持行政村(社区)老年协会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
长沙晚报9月4日讯 “跳跳广场舞、敲敲军鼓,还可以看书、打牌,我现在腰都不疼了,精神好多了……”昨日,长沙县福临镇双起桥村的老人金爱英高兴地告诉记者。该村作为长沙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村之一,依托农村老年协会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里的近400名老人们开始和城市老人一样过上了幸福晚年。也标志着长沙农村养老新模式的开启,将惠及全市66万农村老人。
搭帮老年协会,老人不再孤单
“一到晚上,这里就热闹极了。老人不但健身,而且不少节目还成为各家喜事的压轴大戏呢!”指着村部前坪的小广场,双起桥村老年协会会长、75岁的黄建宏笑眯眯地说。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舒适宁静的阅览室、设备齐全的多媒体室,老人们在这里各取所需。
“搭帮村上和老年协会,不然我这日子不晓得怎么过。”双红组的郭可如老人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去年9月又不慎摔断了腿,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吃饭洗衣都成了问题。村老年协会获悉后,动员60多岁的李希蓝老人照顾其日常生活,直到郭可如病情缓解。
双起桥村村支书黄宇说,该村有18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近400人,因为该村村干部长期只有3人,事务相当繁杂。2013年该村成立老年协会,由7个德高望重、热心助人的老人当选委员会成员,“他们都是老村支书、老村妇女主任、退休职工,一来就走村入户,把村里老人基本情况摸了个底,把信息交给我们录入电脑建立了老年人信息库,而老人们有什么需要也会及时反馈给我们。”
每个试点村可获得不低于2万元的经费
“长沙老人数量已经达到110万,其中农村老人66万,占了大头,而这部分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外打工,收入低支付能力有限、高龄化加剧、生活单调、失能失智者增多等都是这个群体的特点。他们的养老究竟该采取什么方式呢?”长沙市民政局老龄办负责人郭华介绍,“虽然有敬老院,但他们有专门的服务对象,覆盖率也不高。”
2014年全省开始全面启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去年,在福彩公益金支持下,农村幸福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建设,农村老人的活动场地得到了解决,硬件有了,软件即服务怎么跟上?
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开始尝试让农村基层老龄协会参与到老年人服务中来,让老人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2014年下半年,长沙出台《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扶持100个行政村(社区)老年协会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以后逐年增加,力争用3年完成试点工作。凡是列入试点的行政村,可获得不低于2万元的工作经费。
“我们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建立完善老年人信息库,掌握老人的情况和需求;二是搭建为老服务平台,构建为老服务医疗、康复、餐饮、家政等网络;三是打造好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郭华表示,目前长沙100个试点村正按照“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方式打造各自的亮点养老模式。(记者 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