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纪念地)
(“七.七事变”弹坑遗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位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与报道组记者共举“最后的胜利”旗帜)
红网北京8月22日报道 临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位于北京卢沟桥畔宛平城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比平常多一倍的观众。
“闭馆半年后,7月7日纪念馆全新开放至今,共吸引20余万人次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介绍,目前平均每天参观人数在一万左右,大家是来这里追忆78年前那个夏夜的枪声——那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记忆之中的枪声。
“这么多年了,每年暑假我都要带着孙子来这里看一看。”74岁的刘华是正宗的红二代,父亲、舅舅、大姨当年都参加过抗日战争。
对刘华而言,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不仅让她回忆起当年的痛苦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孙子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铭记那段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刘华回忆,卢沟桥事变发生时自己还只有几岁,事后听大人介绍,当时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日本就是在不停地找借口,以达到他们侵略中国、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刘华认为,只有让后代铭记这段血泪史,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人群中还有不少是在家人的搀扶下或者坐上轮椅过来参观的,李建军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正好李建军轮休,便推着轮椅带上72岁的母亲过来参观。“这也是母亲第一次过来参观,母亲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不能为国家做什么了,但看到来参观的人群中有众多是学生,觉得我们的祖国充满希望。”
李宗远介绍,去年国家将9月3日确定为法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后,纪念馆更加重视对抗战历史的挖掘,包括文物征集、展览的布置,更加切中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让观众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抗战英烈的缅怀、崇敬之意。目前纪念馆用1170张旧照片和2834件文物还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
在抗战纪念馆,报道组记者向纪念馆序厅里面的大型浮雕敬献花篮,并在浮雕前三鞠躬,默哀一分钟,以此向抗战先烈们致敬。
而就在纪念馆外数百米,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事发地点卢沟桥。
卢沟桥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闻名于世。“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桥畔一座汉白玉碑亭里,清乾隆帝的御笔印证着它昔日的风光。
然而1937年7月7日之后它却成了国耻与苦难的标记,宛平城也变得破败。刘华记得,解放初期城门楼都已经不见了,城墙也很残破。
卢沟桥事变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
自此,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熊熊烈火由此燃烧起来。
“纪念馆和卢沟桥现在展示给世人的,不仅是中国人英勇抗战的不屈精神,还有人们对和平的向往。”李宗远说,“愿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为缅怀先烈,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在卢沟桥下,捧取了50克沾有抗战阵亡烈士热血的泥土,将其带回长沙。还将汇集其他战场的热土,在长沙铜官窑糅合制作象征“最后的胜利”艺术品,并交付芷江湖南抗战胜利纪念馆收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 李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