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扶贫开发很了不起——
近3年,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76万,已经走出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湖南特点的扶贫开发路子。
湖南扶贫任务还很艰巨——
目前全省共有51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市区、8000个贫困村、5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0.4%,要实现到2020年整体脱贫,今后几年每年需减少100万人,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越难。
在湖南扶贫开发进行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省委把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和省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集中起来,举办了一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培训班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分别给学员们作了辅导报告。
今天的湘伴摘要刊发两位领导的辅导报告,全是干货。小标题有改动。
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人努力,天帮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力量。“输血式”扶贫、“堆砌式”扶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是挖不断“穷根”的。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贫困群众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的甘于现状,“你急他不急” “上动下不动”;有的把扶贫帮扶当作“天上掉馅饼”,在力所能及的投工投劳上也讨价还价、漫天要价;有的地方甚至认为,新一轮精准扶贫,中央省里肯定有不少扶持,反而“虚报冒领”,夸大贫困面,虚报贫困户;有的乡、村出现攀比现象,搞成新的平均主义,不是贫困户的农户,也通过宗族、家族关系,通过诈、赖、骗、霸强行挤进贫困行列,如此等等。 如果是这么一种心态和状态,怎么扶得起来呢?
俗话说,“人努力、天帮忙”“自助者天助之”。扶贫先扶志。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让他们看到潜力和优势、看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激发穷则思变的斗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还有一种倾向也要加强引导。上次习总书记到湘西调研时指出了一种现象,有的贫困家庭,孩子外出打工,挣了钱,但并没有多少拿回家来用,甚至有的出去10多年都杳无音信。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最基本的家庭责任不能缺失,这里面也还有一个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
另外,农村留守人口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统筹研究。我省是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保持在1300万左 右,有大量儿童、妇女和老人留守农村。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省15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约240万,占全省农村儿童总数的27%;4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约200万,约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那么,在扶贫工作中,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这样上可养老、下可管小,安全系数高,就业成本低,也可以避免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我到基层调研时,有人给我算过账,外出务工比在本地打工,虽然月工资高1300多元,但如果算细账,外出务工管不了孩子、老人,加上往返成本,实际上在家乡就业创业更划算。
同时,扶与被扶应该是“双人舞”,而不是“独角戏”,更不是大包大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不论是思路确定、项目选择,还是规划编制、资金使用,都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扶贫不是分果果、排排坐,要着力在“三个精准”上下功夫
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根本要求,要贯穿到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要分类识贫,把底子摸清楚。经过前段建档立卡工作,目前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数据库已建立起来,但不少地方仍存在不全面、不准确、不真实的问题。不仅户头、人头要搞准,而且致贫原因也要搞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强调的是,扶贫不是分果果、排排坐、吃“唐僧肉”,必须精准识别“扶真贫”,坚决查处在扶贫对象识别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这方面,芷江县总结的“五评法”,即一评住房条件,二评生产资料,三评劳动能力,四评教育程度,五评健康状况;贵州省毕节市探索“四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粮、 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都是值得借鉴推广的。
二是要分项扶贫,把帮扶措施定清楚。针对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该扶的扶,该搬的搬,该兜底的兜底,真正做到精准滴灌、精准帮扶。
三是要分步脱贫,把账算清楚。各地要根据省里确定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仔细算一算时间账、目标账、投入账,进行细化、具体化,建立台账,做到时间倒逼、任务倒排。每个年度减少多少贫困人口,贫困对象增加多少收入,每个村的具体脱贫计划是什么,包括采取什么措施、发展什么产业、难题怎么解决,资金怎么投、投入多少、重点投向哪里,等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用好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在精准扶贫上寻求突破、探索新路、打造品牌
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产业扶贫的“三大模式”“四跟四走”、小额贷款的“两免一降”,危房改造的差异化政策,等等,实践证明都是行之有效的。
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好的做法,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比如金融扶贫创新方面。我省51个贫困县市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占全省的29.1%,存贷比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如何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贫困地区,还大有文章可做。
又比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关键是要建立阳光分配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打破部门利益,增 强综合效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省直有关部门该下放的权限要下放。
再比如,脱贫激励机制方面现在“争戴穷帽”“只愿戴不愿摘””“戴穷帽子过富日子”的情况还是有的。省委明确,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县、贫困人口要全部退出。要研究制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具体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进行动态管理评价。这方面,贵州、广西等一些省份已实行“摘帽不摘政策”、重奖鼓励贫困县主动摘帽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总之,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不断在精准扶贫上寻求突破、探索新路、打造品牌。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不能工作队在时红红火火,工作队一撤人去楼空
扶贫开发是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着眼全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一是要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当前有两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一种是将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割裂开来,就扶贫抓扶贫,重具体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轻贫困片区面上的发展;一种是把扶贫开发与片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同起来,习惯于搞大产业、大项目,动不动就开出投入几百上千万的“大单子”。 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一方面,要注重整体推进,把扶贫规划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统筹起来,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环境。过去由于扶贫攻坚片区规划滞后于“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行业规划,导致很多项目难以落实落地。下一步,要把“十三五”各项规划有机融合起来,行业部门“十三五”规划要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要紧扣“扶贫”二字,把实现脱贫作为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所有的思路举措、方案规划、项目谋划和资金投向,首先要以此为基点,不能贪大求全、偏离主题。
二是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的项目,工作队在时红红火火,工作队一撤马上就人去楼空,要么停摆、要么闲置,这样的扶贫是不可持续的,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有的地方租贫困户的地交由公司发展各种特色产业,然后按户分成,贫困户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领钱,虽然短期可能脱贫了,但由于贫困户没有融入到 产业中去,长期脱贫仍然成问题。
三是要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我常讲,要保护好青山绿水,防止“两个掩盖”的问题,既不能让青山绿水掩盖了贫困,也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脱贫致富。现在,老百姓反映生态林保护区补贴标准相对偏低,“一亩公益林一年补助还抵不上一斤猪肉钱”,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还值得探索和完善。同时,我们对国家主体功能分区的政策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开发不是不要生态,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限制开发区在生态和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适度进行点状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是允许的。一些地方探索的农业观光游、田园休闲游、生态养生游和农家乐、开心农场自摘果(菜)园、生态餐厅等乡村旅游扶贫、绿色扶贫,就是很好的模式。
四是要坚持重点倾斜与兼顾平衡相结合。政策、资金项目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充分考虑片区与片区之间、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差异,既要突出重点,有所倾斜,又要确保政策实施相对平衡、体现公平,避免引起攀比。同时,各级领导所办的联系点、示范点之间, 也有一个兼顾平衡的问题。领导同志办扶贫联系点,不是说要借助某个领导同志的影响力、通过协调大量资金造出多少好看的“盆景”,而是要真正走精准扶贫的路子,探索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扶贫范本。
扶贫是干出来,不是宣布出来的,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准则。
一是要正确引导扶贫预期。贫困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解决贫困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总体还是一个比较低的标准,根据对应价测算,今年对应价是2850元左右,到2020年是4000 元左右,即使到2020年如期实现整体脱贫,脱贫后部分对象仍将属于低收入群体。这也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同步小康不是同一水平的小康”。扶贫是底线性工作,要注意引导群众预期,既不能降格以求、停步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吊过高胃口。
二是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比如,一些地方提出修铁路、高速公路,推动现代交通网络向贫困地区延伸和覆盖,这无疑是有利于推动当地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但也有一个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兼顾成本的问题,既要适度超前,也不能过度超前。从目前来看,全省区域大通道已经基本形成,但“末端阻塞”现象严重,通村的路、水电、气等末端建设尤其滞后,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统筹好,更加注重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毛细血管”。还有的地方,就几户人家散居在偏僻地段,如果也要投资几十、上百万修路上去,这就脱离实际了,这种情况只能是实行搬迁扶贫。
三是要克服形式主义。脱贫是干出来的,是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不是宣布出来的。扶贫开发的成效,要为群众所感知,让群众来检验和评价,不能“被脱贫”“被幸福”。扶贫工作也要实打实地抓,纸上扶贫、电话扶贫和数字扶贫,是不可能取得实际成效的,也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
精准施策,努力探索湖南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产业发展要精准发力,贫困地区不要老是认为自己劣势多、优势少
精准扶贫的要求体现到产业发展上,必须把外部市场、外部扶持与贫困地区的优势和基础结合起来,真正培育好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要因地制宜选准产业。过去,我们有的地方发展产业,总是一哄而上,结果引进了一些水土不服的产品,到最后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反而让群众遭受了严重损失。在新一轮产业扶贫中,我们要把贫困地区的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国家扶持政策、与片区乃至全省的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特色种养业方面,也要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群众乐于接受、产出效益好的产业,真正把当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要根据地方的生产力状况、劳动者素质等选择产业,尽可能考虑老百姓对产业的适应和参与度,让他们从事熟悉的产业。尤其是,在引进产业、上马项目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综合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坚决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保护好绿水青山。
二要发挥产业园区作用。目前,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本上都建设了工业园区或者工业集中区。但实事求是讲,这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许多园区还没有发展起来、入驻的企业不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还不够。下一步,要把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指导和支持各园区加强标准化厂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着力引进项目、培育企业主体,真正使园区成为拉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比如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虽然地处偏远,但近年来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园和上市企业孵化园建设,尤其是建设了大量的标准化厂房,以园区为主战场,实行点对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江华的经验说明,贫困地区的发展一定要开拓视野,不要老是认为自己的劣势多、优势少,其实只要环境好、领导和各级干部务实工作,照样能引进很多项目甚至是高科技项目。
三要创新产业扶持方式。中央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提出了“两个70%”的要求,即70%的资金必须用于产业发展,其中70%直接用于贫困农户。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坚持“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扶贫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改过去的给钱给物、打卡到户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的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具体实施中,要把立足点放在带动贫困农户持续增收上,选准项目、选好扶贫经济组织、选择合适的帮扶方式,合理确定帮扶规模和产业利益分配比例,有效防范自然和市场风险,杜绝套取国家扶贫资金现象,确保贫困农户的利益最大化。
基础设施要精准建设,不能拿扶贫的钱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贵,以及饮水不安全、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就8000个贫困村而言,还有个别村没有通公路,相当数量的村未实现通畅,也未进行农网改造升级,不少的贫困户居住在D级危房里面、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多数村没有接通宽带网络。要把解决好这些问题,与扩大有效投资结合起来。
一要注重规划对接。过去我省片区规划投资完成率较低,主要是片区规划滞后于行业部门的“十二五”规划,因而落实起来非常难。当前,各行业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编制“十三五”规划,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和片区规划对接,把片区规划中未实施的项目,纳入行业部门“十三五”规划,确保项目落地。
二要注重连片推进。采取整村、整乡甚至整县连片推进的方式,对水、电、路、网络、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一连片规划、统一项目管理、统一设施配套,分期分批、有步骤地推进。比如我省有些中高海拔地区,缺水比较普遍。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就要打破一村、一镇的行政地域界限,打捆实施小农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更大的范围、更有效地解决人畜安全饮水和灌溉问题。
三要注重差异化需求。逐村逐户摸清情况、建立台账,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并实行销号管理、“清零”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非重点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同样要引起重视,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切合实际、严格标准,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搞不切实际的超标准建设、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跑一趟镇里很麻烦,公共服务要精准保障
从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问题入手,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
一要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贫困地区群众大多散居山区,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医疗、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网点的配置上,尽可能做到既相对集中、又方便群众。比如有的地方反映,卫生院、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大多分布在镇上或者中心村,对离乡镇较远、交通不便、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来讲,跑一趟很麻烦。我们是不是可以多设立一些网点,或者采取银行、卫生院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就值得研究和探索。
二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省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有41.82万户。对这些贫困对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予以重点保障。比如当前农村低保的保障水平,与脱贫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缩小这个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又如,有些贫困户反映,新农合报销的比例太低,农户个人承担部分还是不少。这方面,省卫计、人社、民政、扶贫等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要求,研究提出整合新农合、新农保和大病救助政策的具体意见,切实减轻贫困农民的医疗负担。
三要把办好农村教育摆到更重要位置。扶贫先扶智,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着眼解决好“有地方上学”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做到该并则并、该留则留、该恢复则恢复、该改造则改造;着眼于解决“上得起学”的问题,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生活补助力度;着眼解决“上得好学”的问题,加大定向培养、师资力量向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力度,完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人才津贴制度。需要指出的是,对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统战部牵头的“一家一”助学就业工程、人社部门的“为贫困地区搭建科技平台”、妇联组织的“双学双比”工程等,要加大统筹和整合力度,确保瞄准扶贫对象,做到精准帮扶。
农户脱贫要精准施策,要有针对性、落得了地、起得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我们的农户脱贫措施更要如此,更要有针对性、落得了地、起得了作用。
从全省面上而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研究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比如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产业,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发挥扶贫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再如移民搬迁,中央提出了1000万人的搬迁规划,我省有70万左右贫困人口生活在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搬迁难度大、成本高。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科学测算,对搬迁条件、任务、标准,以及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等,都要认真研究。从贫困家庭而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利用贫困对象建档立卡数据成果,通过更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梳理和分析贫困信息,逐户找准致贫原因、确定发展路子、明确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每个帮扶计划都精准到户到人。这项工作,需要扶贫工作队员的细心、耐心和爱心,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