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助燃“创业热”
中国经济网
 
07-20 09:14

“没想到现在注册公司这么快。从电话联系到上门审核,只用了半天时间;从提交材料到拿到执照,只用了两个多小时。”7月10日上午,雅苑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剑在湖北襄阳行政审批局领到了“三证合一、一照一号”营业执照。5年前,陈剑也曾在襄阳创业。回想往昔经历,他说,过去需要经过十几个审批环节,过程漫长,有时急得“睡不好、吃不好”。

陈剑只是襄阳“创新创业大军”中普通的一员。今年1至5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35万家,平均每天新增354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9%。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说,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点燃了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行政审批提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襄阳成立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委员会、综合执法委员会,在全市普遍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部门执法、一个部门监管”。149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实行先照后证、四证联办;工商注册及简易审批时间压缩到一天以内,工业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至6个月压缩到2个月内,真正实现了工业项目审批零障碍、注册零收费、服务零距离。行政审批局成立7个多月来,新注册企业1100多家,总投资额接近300亿元。

放管结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放权是改革,管好也是改革。襄阳建成了网上办事大厅,37个部门88项行政审批在线申报和实时预审、数据对接、共享,把“抽屉”“口袋”“脑袋”里的标准与要求放到桌面上,避免了权力寻租;执法部门到企业去检查、重大行政处罚,先要通过全市电子监察系统和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审查,以防止以“罚”代“法”。去年全市发出电子监察工单4.8万多件,清退乱收费、滥罚款3600.67万元;对全市452家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整顿,64家违法违规中介机构受到查处;市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联手行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体系建成。

“户籍新政”释放人口红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打通人才流动和上升的通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12年以前,襄阳人口一直呈净流出状态。随着产业特别是工业崛起,到2014年底,中心城市人口才首次实现正流入14万人,但与发展需要还有差距,很多企业常年招工难。襄阳市认为,哪个城市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力资源,哪个城市才会有爆发力。襄阳市代市长秦军说,“随着大城市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口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是趋势也是机遇。要用更优厚的改革政策吸引人才,建立城市比较优势,打造创新创业的价值洼地。”

在借鉴对比同类城市改革的基础上,襄阳市确立了“打破‘城乡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高端人才优先化、本地农民城镇化、外来人口本地化”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四个零门槛”,即对引进的人才零门槛、对投资经商办企业的零门槛、对购房(含租房)零门槛、对流动人口落户零门槛。楚工龙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永芝告诉记者,“‘户籍新政’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心病’,企业员工户口进城,子女就学、买房等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搭建创新创业融资孵化平台。襄阳坚持用改革手段、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进资源要素向创新创业主体集中。依托总规模达200亿元的汉江产业基金设立银政合作产业发展基金、科技金融基金、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等子基金,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配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亿多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补贴、场租补贴、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信贷投放,去年,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7.6%;建立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服务”一体化的孵化服务,目前全市共建立38个创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2444家。

一手抓大众创业激发市场活力,一手抓万众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襄阳“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了襄阳制造向“智造”转型。目前,全市正在建设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有1103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13个,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襄阳经济运行提质增效显现。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5.8%。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94个城市2014年度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襄阳居第74位,比2013年上升了26位。(经济日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杨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