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孟瑞安深情弹唱《平凡之路》。)
(想在中国做外教的新西兰小伙倪董谋西装革履站在台上演讲。)
红网长沙7月8日讯(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陈美淇)7月,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中国拉开帷幕。来自全球97个国家的133名优秀大学生投入到激烈的比赛中。
在长沙的三轮复赛中,选手们通过主题演讲、才艺拉票为自己争光添彩,最终30名选手进入决赛名单。参加比赛的选手们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当中不少人第一次来中国,台上挥洒汗水,台下他们讲述不为人知的自己与中国的情缘故事。
孙頫宇:学汉语10个月即成非洲组晋级第一人
来自喀麦隆赛区的孙頫宇是此次“汉语桥”赛场上的一颗闪亮新星。舞台上,因表达在一夫多妻制国家的喀麦隆,自己也只想娶一个老婆的幽默“专一论”,赢得了不少人气,最终取得了非洲组晋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台下,他自曝其实自己仅学习汉语10个月,更是引起了一片惊叹声。
孙頫宇说,自己本来打算学习计算机,因为入学前有一段空档期,家里人推荐他去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去年2月份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还只是中国很大,有很多人。2月到12月的10个月时间里在喀麦隆的孔子学院,我学习成语、语法,以及书法、剪纸、象棋等课程。12月以后我就可以到喀麦隆的中国公司担任翻译了。”现在的孙頫宇不仅能说中文,还会拉二胡。
被问起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学习汉语。孙頫宇说,没有别的方法,就是多跟中国人聊天。“在家里没有人能用中文和我聊天,我就出去找中文老师,我发现很多事情,课上没有机会讲,平时交流的更多、学习更快。”
学习汉语是机缘巧合,但他却由此爱上了中文和中国乐器。此次参加比赛的契机让他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中国发展的很好,很开心取得复赛非洲组第一名,但是一起来的同学们没有晋级,很舍不得他们走。”
孟瑞安:父亲是中国文化领路人
与孙頫宇不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孟瑞安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因为父亲曾在北京工作,孟瑞安在中国居住过一段时间。
“我爸爸会说中文,他喜欢中国,特别是功夫。”在父亲的引导下,孟瑞安喜欢上了中国的功夫电影,“我看过成龙所有的电影”。在中国生活期间,孟瑞安除了在国际学校学习中文,还游历了哈尔滨、长沙、上海、香港、桂林、武汉等城市。
这是孟瑞安第一次参加“汉语桥”,比赛中,因为一分之差,没有晋级。但他表示:“没关系,我会再来参加汉语桥。在北京会和很多以前的朋友见面,接下来要看看长沙有什么好玩的。”
孟瑞安说一开始是因为爸爸的原因,自己才有机会接触中国,但现在已经喜欢上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有机会我一定再来中国,工作、学习或者读研究生。”
康晓鑫:汉语专业的“萌”学生
现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康晓鑫用粉底在脸颊上画了两个大笑脸。作为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一名汉语专业的学生,他学习中文快四年了,此次他作为赛区冠军参加“汉语桥”比赛,他不仅会说汉语,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康晓鑫认为学汉语最难得便是汉字,“有些字很像,学习汉语我的方法是跟老师逛超市,一起玩。”康晓鑫的名字是中文老师对他乌兹别克斯坦名字里的意义转化而来的。
提起学习中文的原因,康晓鑫说:“我喜欢中文和中国文化,还有唱歌。”他会唱《我的中国心》、学过《红灯记》,喜欢中国歌手韩红。
“在乌兹别克斯坦,很多日本人和韩国的人来旅行,中国人来旅游的少,都是来工作。”比赛结束之后,他将奔赴上海大学开启一年的学习经历。
倪董谋:想在中国做外教的新西兰小伙
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倪董谋是一个踢毽子高手,学习中文3年,曾在中国云南大学学习。“中文学习很好玩,很有意思,能了解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新西兰,倪董谋的老师向他推介了“汉语桥”比赛。比赛现场,倪董谋送给“汉语桥”的礼物是新西兰的一种名为毛利玉的宝石。倪董谋介绍:“新西兰人特别是毛利人有一个习俗,送给别人毛利玉前,要自己先戴一段时间。”
他说在新西兰,毛利玉代表着一种精神,表达着对土地的深爱。而令人惊讶的是,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他表示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工作,做英语外教。
“特别感谢有这个机会来中国。在新西兰大家都说英语,没有很多机会练习中文,感觉自己没有其他选手好,但是在这里可以向他们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我不在乎晋级不晋级,但我会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