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6月1日国家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后,心脏病常见药品地高辛片价格上涨了10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地高辛片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与6月1日开始实施的药品价格改革有直接关联吗?其价格暴涨背后是否存在市场操纵价格的违法行为?记者6日采访了有关人士。
无关药价改革
“从价格调整的时间节点看,地高辛片的调价行为发生在今年5月份以前,而非6月1日药价改革实施之后,二者并没有直接关联。”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从涨价的直接原因看,地高辛片属于低价药品,原料药全靠进口。去年下半年以来药品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在国家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格后,生产经营者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步提高了药品售价。
地高辛片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属于低价药品。为保障低价药生产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4月发出通知,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在日均费用标准(化学药品3元、中成药5元)内,由药品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地高辛片价格也由此放开。
原料价格暴涨
地高辛片生产厂商上海信谊药厂日前回应称,从2014年9月份起,地高辛片原料价格从每公斤7.5万元逐步上涨至2015年1月的每公斤40万元,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公司根据成本变化,将规格0.25mg×30片的瓶装地高辛片出厂价格从2.4元/瓶调整至8.31/瓶。而媒体报道的0.25mg×100片规格的地高辛片,上海信谊表示,企业已半年没有生产,目前市场销售的是经营企业的库存产品。
记者以相关媒体报道的信息计算,以100片/瓶的规格计算,每天服用半片能吃200天,每瓶68元,日均费用是0.34元,仍处于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内。但以上海信谊公布的出厂价格推算,由于原料成本上涨药品出厂价格涨至原来的3倍多,但每瓶零售价格却涨至68元,为原先价格的10倍,零售价格涨幅仍然过高。
严查哄抬价格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常见低价药品价格过低,导致企业不愿生产,药品临床供应短缺。让低价药价格回归,百姓能买得起药,买得上药,正是国家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格的初衷。据了解,地高辛片的注册生产企业有11家,但目前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
常峰说,随着低价药价格的上涨,更多的生产者会参与进来,通过市场竞争让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既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又让消费者能够买得起。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药厂间存在划分市场的限制竞争协议,这无疑为零售价格的飙涨推波助澜。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地高辛片价格上涨问题已经引起了价格主管部门的注意,并正在对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如相关生产经营者存在哄抬价格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等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