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日前,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北京发布。调查称,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相较于国人买LV、爱马仕的劲头,这个读书量也有点令人羞赧。
做任何事情无疑都需要兴趣,阅读也一样。中国人之所以不爱阅读,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或者说,没有从阅读中找到乐趣。这源于学校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体制偏重于应试,学生倘若占用了过多课本以外的阅读时间,就没有时间做习题了,这无疑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你看衡水中学精确到分的作息表里,可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在最能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年龄,不让他们阅读、抑制他们的阅读兴趣,长大了他们会喜欢读书吗?显然不可能。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传统图书发行市场本身的体制弊端,由于市场分割和垄断严重制约了图书业的发展,市场上同质化、质量低的图书过多,优秀图书却不能很好地占领市场,也影响到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家若从书籍中得不到乐趣,自然也不爱读书。
这些年,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阅读电子图书与新兴媒体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有出版界人士认为,“读就比不读强”,可这种碎片化阅读,会不会加剧浮躁之气,令人们更不爱阅读呢?
每次看到同胞在国外旅游时折花乱扔垃圾,在国际航班上大打出手,在诺贝尔奖舞台上颗粒无收的新闻时,我总在想,其实这些问题也许可以通过阅读解决。一个认真阅读过孔子、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人,素质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也会对学习一直抱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