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4月12日报道 广东省连南县一所小学出台规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考试、取得“准骑证”,才能骑车上路。这一新规曝光后引发热议。专家认为,骑车学生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之一,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应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骑车技能为主,而目前一些地方“学生自行车驾照”规定的部分措施难逃于法无据之嫌,“值得商榷”。
“自行车驾照”并非个例
在连南县顺德希望小学,自行车车棚安有监控探头,50多辆自行车摆放整齐,统一上锁。据了解,这既是为了防止车辆被偷,也是防止学生乱骑自行车。
根据该校规定,学生想骑车,必须“过三关”取得“准骑证”。首先是年满12周岁,提交有学生及其家长签名的申请书,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培训;然后进行笔试,笔试内容是相关的交通规则等知识;最后进行“路考”,通过后学校颁发“准骑证”,学生才能最终骑车上学和放学回家。记者了解到,该校共有1400多名学生,符合骑车条件的主要是六年级的50多名学生。
这一现象在连南县并非个例。连南县教育局副局长魏建华7日告诉记者,这一规定是近年来该局联同交管部门推出的“平安校园”措施之一,目前已在部分学校实行,教育部门鼓励全县有条件的学校推广这一措施。
无独有偶,据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来,天津北辰区、江苏南京、浙江宁波、广东顺德、四川成都等多地均曾出台类似措施,要求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不同名目的“自行车驾照”才能骑车上路。
质疑会否增加学生负担
连南县的“学生自行车驾照”新规曝光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一些质疑者认为,考证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不能通过,还影响上学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当地规定的笔试内容主要为考核相关的交通规则常识,包括如“小李骑自行车在路口遇到黄灯,此时自行车还没过停车线,他应该怎么做?”“骑自行车从人行横道通过时,应该怎么办?”等题目。“路考”则是在老师和交警的监考下,学生骑车沿着一个大的“8”字走一遍,双脚不触地、人不掉下来则通过考试。
这项工作每学期进行两次。由学校和交警部门协商安排,还会帮学生检测自行车,这些都是免费的。据当地媒体报道,这项考试80%以上的学生都能通过,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可申请补考,直到通过考试。不少学生和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考试内容并不复杂,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也提升了骑车技巧和安全意识。
初衷本善但是否“越权”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自行车驾驶者的资格要求除了必须年满12周岁外,并未提出考试认证要求,更未提出对“没有驾照的人”的处罚规定。
不少质疑者据此认为,地方政府部门推出“学生自行车驾照”规定于法无据,出具“自行车驾照”属于变相行政许可,处罚措施更是“越权”。
对此,各地政府部门普遍强调,推出这一规定是对实施相关交通法规的实践探索和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的延伸举措,对“违规”学生,由学校自主教育为主,交管部门并不直接处罚,而遵守交通规则等德育内容,本身即是学校考核学生表现的应有内容,无可厚非。
平安之路交通安全公益推广中心发起人马相华认为,骑车学生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之一,地方政府部门尝试以量化标准考核提升学生安全技能,出发点是好的,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部分具体措施难逃于法无据之嫌,“执行方法手段要更人性化、接地气,当前还是应以柔和的教育劝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