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5日报道 “春华山阻击战捐躯的烈士后人,你们在哪里?”4月4日上午,长沙会战春华山抗战旧址抗战英烈公祭,在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举行,守护烈士墓碑50年的村民刘金国老人,现场发起了“寻找春华山阻击战捐躯的烈士后人”的倡议。
在现场,记者看到,两块花岗岩墓碑静静立在树下,其中一块刻着“中央阵亡将士”,另一块刻着“陆军七四军五八师一七三团一营一连连长邱卋宦之墓”。
1965年,18岁的刘金国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春华镇金鼎山村。一次出工,他发现田坎上铺了一块用墓碑搭的小桥,碑上刻着“中央阵亡将士”六个大字,背面书有“民国三十年公刊”。
“他们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后,变成了一抷泥土,应该得到尊重!”想到是抗日将士的墓碑,刘金国不忍心让其被人践踏破坏,便用泥土掩藏起来。后来他数次以要保护旁边的水塘为由,制止修路,得以保全这块碑石。
“当年老百姓逃的逃,走的走,整个春华老街变成了一条空巷;将士们却浴血奋战,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捞刀河。”刘金国告诉记者,小时候,长辈们经常给他讲抗日故事,他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非常佩服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据刘金国老人介绍,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位于春华山的吴寺冲作为这一带的制高点,因电报被破译,被日寇抢先占据。千余名将士被压在现在的春华镇新街一带,日寇动用飞机重炮、甚至细菌武器,将士们同日寇殊死对抗,全部捐躯国难。战争结束后,政府发动乡民们加入到埋葬英烈的行列中来,并为这些牺牲的将士树立了墓碑。
后来,刘金国留在了春华镇吴寺冲组安家落户,还种起了油茶。2009年,在收油茶时,他意外发现了一块墓地。当看到墓地碑穴的痕迹时,他发现曾经收藏的那块墓碑的宽窄恰好与墓地碑穴高度吻合,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墓与碑终于重逢!
随后,刘金国一个人忙活了40多天,将墓碑前后的杂草砍掉。刘金国本不富裕,靠在春华镇街上修自行车为生,却从自己微薄的养老存款中拿出1000元,在墓碑下建好底座。墓碑修复后,刘金国将情况反映至长沙县文物局。文物局仔细考查后,将“中央阵亡将士”墓列为文物保护点,并让刘金国当上文物保护员。
去年清明节,老人自费组织祭奠活动,有四所学校学生参加。老人欣慰地告诉记者:孩子们写了好多《祭后感》,我这都留着呢。同年7月,美国耶鲁大学三个教授来到此地,对刘金国老人说:“我们是教历史的,要把这段历史带到美国去,用您的故事告诉年轻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记者来到刘金国家中,一间小巧的历史陈列馆映入眼帘,墙上满满地张贴着与抗日战争阵亡将士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这是老人自己办的展览室。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春华山的这段抗战史,刘金国老人还自费印刷了许多宣传画册,并在现场进行发放。
“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找到连长邱卋宦的后人,对烈士有个交代。”问起以后的打算,刘金国老人说,人们在掩埋尸首时,将士们身上没有身份证明,至今也没有他们的亲人后代前来祭拜;唯有在邱卋宦连长身上找到了他生前留下的身份印记。多年来,他多次去信牺牲将士原籍山东的相关部门与媒体,请求帮忙查实,但至今杳无音讯。希望通过这次寻找活动,让人们不要忘记曾经为民族存亡牺牲的烈士们。(湖南日报记者 于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