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最强大脑》或无缘第三季?科学又寂寞了
潇湘晨报
 
03-30 10:06

潇湘晨报3月30日报道 “科学”,这两个词加在一起,似乎与目前流行的明星类真人秀不太搭。在满屏的歌手、跑男夹击下,谈“科学”的大脑显然有点寂寞。

上周五晚,《最强大脑》第二季收官,其官方微博放出了“后会无期”的信号,似乎在暗示将不再有第三季,一时间引来网友的感叹和挽留。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科学类真人秀,《最强大脑》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话题,为什么会面临“停播”风险?昨日,记者采访到节目组及科学判官魏坤琳。据悉,第三季目前还在观望中,魏坤琳表示,关键还在于创新和选手资源的挖掘,“如果能找到很好的创新点及强大的选手,这个节目的生命力就还在。”

人才困境选手难寻,新“大脑”空缺

节目组宣传人员透露,主要原因还是选手太难找,“上一季我们在播出时,就有不少天才选手来报名,但这一季就很难了,基本没找到能用的。”

一位编导表示,国内目前没有类似的脑力计划,这些脑力天才主要靠前期搜索和报名。第二季集结了80位编导配合5家地推公司进行全方位搜索。前期选手组的编导人力投入达50多人次。有一组编导专门翻阅了各大城市过去十几年的老报纸,就是为了找到各种“奇人异士”的线索,“连那种地方县志我们都翻了……”

有观众发现,这季的人才困境似乎颇为明显,在国际比赛里,不少选手都是数次上阵,节目组也坦言人手不够,“这季能够找到这些人已很幸运,但有四个人都在国际赛比了两场,还有人找不到能匹配的对手。不是每年都能如愿找到一群合适的人。”

宣传困境素人+科学,宣传难度大

在最后一期节目后,有节目组工作人员发朋友圈称,“这一季,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悲壮感。”这似乎是节目组的普遍感受。

“最近,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很骄傲,跟这么强的竞争对手同档,我们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这个题材很特殊,每次宣传都很辛苦,终于结束了,也可以做点明星类节目了。”上述节目组宣传人员坦言,除了寻人外,因主打素人,节目宣传难度很大,“第一季时,它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的新鲜感,但到第二季,大家都知道《最强大脑》是做什么的了,靠差异性很难获得关注。他们推的是明星,我们推的是素人,明星们随便一句话可能是爆点,但我们选手再厉害,可能大家也就觉得,哦,是个天才。”

[专访]

魏坤琳:与“大脑”约会,还得再创新

作为贯穿两季节目的灵魂人物,北大心理学副教授、节目里的“科学判官”魏坤琳亲历了这个节目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在最后一场比赛前,他在微博里感慨称“也许后会无期”,两季之后,他又如何看待这个节目的影响力及后续发展呢?

潇湘晨报:“让科学流行起来”这个口号,过了两季后,你觉得实现了吗?

魏坤琳:这个口号变成目标有点难,因为你没法去定义哪样才算流行。不过,这个节目还是带来了不少改变,一方面,破除了大家对心理学的很多误解,以前大家老觉得心理学就是去研究这些心理有疾病的人,其实,心理学很大一部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人脑是怎么思维的,心理学和脑科学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另外,节目呈现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在科学评判里我们不会因为外界压力或情感因素而去改变标准,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客观性。科学有时候更多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这种思考方式才是实质性的方法所在。我在节目里的那种推理,那些过程可能会对大家有一定启发。中国电视节目里很少有科学家的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说,这节目让科学流行起来了。

潇湘晨报:选手们展现的技能,能对科学研究有启发或影响吗?

魏坤琳:有,就像上一季记笔画的大妈,我们就很感兴趣,后来听说国内也有一批这样的人,我们就把他们集结起来,在北京大学进行实验,现在的数据还在最后分析阶段,但至少这个问题是未知的,这些都可以用来研究。还有一些记忆类的选手,他们有些参与了脑科学实验,我们对它们的大脑工作方式也有了一定了解。有些选手还可以继续去发掘去研究,比如说,他们大脑的连接性等。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启发是对国民教育的启示,很多人看似平常,但如果他有很强的动机和努力,不仅可以把身体锻炼好,也可以把脑力锻炼很好。

潇湘晨报:之前在微博说“后会无期”,是否意味着不会有下季了?

魏坤琳:我用的词是“也许”,也许还真没有了。因为节目的特殊,它的操作难度这么大,纵览两季,已非常难得,第三季如果不能做得像前两季那样精彩的话,还不如见好就收,如果我们觉得有把握的话,希望下一季应该有些创新的东西。

潇湘晨报:是因为选手资源有限吗?魏坤琳:选手资源是一个因素吧,更多的还是在整个栏目的设计上创新,你不可能一个模式做到老,别人做娱乐节目可能一直是这个模式,让不同的明星来,可以玩一些噱头,但这是没办法的,所以需要一些创新。人大脑的机能很多,能够展现的东西也多,如果项目设计上能有创新,比赛环节上能有创新,我们把项目设计出来,找到匹配的选手,找到最好的人,那还可以,但是这过程有太多的东西未知了,最核心的还是要创新要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