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有钢琴伴奏,配乐的曲目选择、歌词改编、切入配合等都花费了学生们不少心思)
(《玫瑰之夜》是学生精心创作的,带有“莎士比亚”风格的正统剧本)
(剧目《mRNA之歌》,学生们模拟了了DNA、mRNA、蛋白质等物质,卫衣上的简单logo代表了他们的身份。这是一个以生物自然反应为载体模拟了一个亲情故事)
(音乐剧表演的成功,离不开舞台后方默默注视的学生。他们负责音响、灯光、字幕等)
红网长沙3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周丹)你以为音乐剧就是在剧院上演的“高大上”活动么?你以为学霸们的生活就是埋头在书堆里么?不,最近几天,长沙市一中的报告厅内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第二届“课堂音乐剧展演”正在进行。学霸们自编、自导、自演,原本高大上的“音乐剧”变得接地气了。
“音乐与戏剧”是必选的选修课
音乐课是长沙市一中学生的必修课,“声乐”是高一年级的选修课,高二年级则是“音乐与戏剧”。在上学期的时间里,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了音乐剧相关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自编自导自演,完成一部15分钟左右的音乐剧。
12个班级的学生自由组合成44个音乐剧剧组,19个剧组在校园比赛中获奖。3月23、24日,其中风格各异的5个剧目被挑选出来做了最后的展演。所有的演员都遵从自然分组的原则,没有经过任何重新安排与分配。他们略显青涩和稚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我很感慨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无论提出怎么样进一步的要求,他们总是能通过创造和协商巧妙地完成。”音乐老师罗月恒是是本次课堂音乐剧展演的总导演,她总结说:“同学们把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用创意进行了表达,也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用戏剧故事进行诠释。”
“大尺度”的爱情剧被搬上舞台
本次展演的5个剧目风格各异,有关于亲情、爱情、追梦、勇气等各个方面。陈奎州是校园内有名的戏剧达人,也是一名“莎士比亚”的狂热粉。他创作并主演的《玫瑰之夜》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什么是真爱的故事。“什么是爱,是陪伴,是关怀,是相濡以沫,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高贵的爱,叫放弃之爱。”他花了一周的时间创作了3千余字的小剧本,与同学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排演。谈及排练过程中的困难与争执,陈奎州调皮地一笑,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虽然这个题材比较‘大尺度’,但是学生编剧的立意很好,内容导向也很正确。”指导老师罗月恒说。
另一剧目《mRNA之歌》,将DNA、mRNA、蛋白质等生物概念拟人化,以生物自然反应为载体模拟了一个亲情故事,孩子终归要和母亲分别,但是在追梦的路上一定要好好爱自己,才能表达对母亲最深沉的爱。音乐曲目的改编、填词花费了他们不少心思。
此外,导演、编剧、音乐编辑、音响、灯光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均由学生自己完成。他们被称为“幕后的英雄”。
搭台唱戏坚持“素质+个性”培养模式
长沙市一中学生工作处主任彭健介绍,“对于学生的培养,学校坚持‘素质+个性、规范+特长’,我们只是为学生搭台,让他们唱戏。”
音乐剧的课程以艺术活动为载体,把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心理教育都融合在一起,还包括人文浸润。学生写好一个剧本需要很多知识积累,在音乐剧的编导演过程中,他们从小组合作初期的争论甚至争吵,到磨合,学会包容与沟通,学会妥协与团结,这更是一个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
学生在学习和排演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表演中配乐的切入切出、灯光的配合等,需要反复磨合,彭健笑着说,“还有一个就是剧中舞蹈的排演,他们还比较生疏。或许我们该考虑以后开设形体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