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下午,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建文在红网“新态2015”直播访谈室接受专访。
红网长沙1月3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姚冶)“深圳官员吃娃娃鱼打记者”事件的发酵,不仅使反腐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也让“娃娃鱼”成为了敏感关键词。
“公众对可食用娃娃鱼(即养殖大鲵)的误会,是因为缺乏对产业的了解。虽然野生大鲵是绝对禁止食用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大鲵养殖却是一门重要的扶贫产业。”
说这话的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王建文,另一个身份是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张家界大鲵研究所所长、张家界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长。今天下午,在红网“新态2015”直播访谈室接受采访时,王建文无奈表示:“在这个事件上,娃娃鱼算是‘躺着也中枪’。”
大鲵养殖是新兴扶贫产业
对珍贵的大鲵,到底应该为保护而禁止利用,还是用产业化促进野生物种保护?这向来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在张家界,大鲵养殖已经成风。目前,该市大鲵养殖量已占全省大鲵总量的90%以上。2014年,张家界市共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全市从事大鲵养殖加工、餐饮销售、旅游观光的直接从业人员有3.2万人。“娃娃鱼养殖是一个扶贫产业,从广义上来说,它带动了我们武陵山片区近20万的人靠养殖娃娃鱼脱贫致富。”
“需要区分的是,娃娃鱼只有子二代以上才可以食用。野生娃娃鱼繁殖出来后进行人工饲养的叫子一代,再一下代才叫子二代。”
怎么区分野生大鲵和养殖大鲵?王建文说,消费者需要看清企业是否具备《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证》,餐饮企业是否具备《大鲵餐饮利用许可证》,这样可以证明大鲵的来源。“目前,政府正尝试对放流野外的大鲵开展标识植入工作,进一步避免放流野外的大鲵流向餐桌。”
建议将张家界别称为“中国大鲵之城”
山清水秀、雨水充沛、沟壑纵横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独特的“张家界大鲵”。
从40年前建立中国第一个大鲵科研所、首次实现大鲵人工繁殖,到成立全国第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人工开凿隧洞保护大鲵先河,再到建立世界第一家大鲵生物科技馆、全国首个水生野生动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家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鲵之乡”。
王建文此次带来的提案,就与张家界大鲵有关。“张家界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需要一个独特的别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大鲵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剂’。这一点,跟张家界旅游城市的发展理念也是相辅相成的。而大鲵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则丰富了张家界旅游内涵,提升了张家界生态旅游品质。”王建文表示,“张家界是湖南旅游的龙头,而张家界地貌和张家界大鲵,则是张家界的两张招牌。用产业化思维,合理利用促进野生大鲵保护,将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探讨一种新的模式。中国大鲵之城的定位,相信也将为‘打造升级版,提质张家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