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1月29日报道 智能手机不靠谱的电池,让充电宝成了每个手机党的标配。可是屡次被曝抽检不合格、质量良莠不齐甚至爆炸传闻频现的充电宝,让许多市民伤透了脑筋。由于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检测方和厂商使用的“标准”会打架,消费者也无从选择。不过,从今年8月1日起,这一幕有望终结。日前,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显示,《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已出台,并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作为充电宝最核心的原件,也是关于充电宝安全的关键原件的锂电池有了安全标准。国标的出台有望终结长期以来厂商各自为政、移动电源产品鱼龙混杂的乱象,一些山寨产品及不合格品牌将被洗牌出局。
市场乱象
无强制规范,充电宝安全事故频发
“智能手机哪能离开充电宝啊。”因为刷朋友圈、看视频、打电话,手机用电太快每天几乎需要充两次电,市民姜恬的包里随身带着两个充电宝,但充电宝有时也并不靠谱。“比如我有一个12000毫安的充电宝,按照店家的宣传充满电后能给手机充电6次,但实际上很少能充满3次,我怀疑电池容量根本就没有标注的那么高。”
和虚标的电池容量比起来,充电宝的安全更让人担心。2014年5月,深圳地铁一乘客携带的移动电源发生爆炸。2015年1月,成都市民陈先生用新买的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导致手机黑屏无法开机。此前有不少检测发现,一些移动电源本身放电不稳定导致电流过大还可能会“烧”坏手机。
抽检结果
32批次充电宝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去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上的32批次充电宝进行抽检的结果更是触目惊心——32批次产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其中,9批次产品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不合格,存在内部短路时起火爆炸风险;28批次产品输出电气性能测试不合格,存在“烧”坏被充电设备风险;20批次产品外壳材料可燃性测试不合格,无法对电芯起火进行阻燃。此外,17批次产品被发现容量虚标。
27日,记者走访位于芙蓉路的某电子产品市场发现,几乎每个店面都能找到充电宝的踪迹,而这些充电宝的标注容量最低约1000毫安,高的可达20000毫安以上,价位则覆盖数十元到千元以上。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购买充电宝的消费者是年轻人,选择的充电宝价位大多在百元左右。充电宝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比如外壳就需要有阻燃性。而电芯和锂电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充电宝是否会爆炸,那些发生意外的充电宝,大多是因为偷工减料。
国标出台
30多项数据指标规范锂电池生产
据了解,新出台的标准的标准号为GB31241-2014,全称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包含30多项数据指标。锂离子电池是移动电源(属于整机设备)的安全关键件,因此GB31241发布实施之后,移动电源用的锂离子电池也应满足GB31241的要求。其中电池组的测试项目除了包含安全工作参数、标识要求、警示说明、耐久性等常规安全要求,还包含电池组环境试验、电安全试验以及保护电路等系统性等测试。也就是说,移动电源工作所涉及的各种高低温、过压充电、短路、振动、冲击、跌落、进水等多个性能纬度,标准均有明确要求。
同时,标准中所谓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是指,“不超过18公斤的可经常携带的移动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PDA、手机、对讲机、照相机、导航器、录音笔等。也就是说,消费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便携电子产品中的锂电池均需执行该标准,移动电源当属其中。
随着锂电池国标的出台,一些山寨充电宝品牌及厂商将被洗牌出局。(记者 石祯专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