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教育3月26日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3月2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在清华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任职决定,邱勇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以及中共北京市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
邱勇,男,1964年7月出生,1985年3月入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4年9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正局级)。
【个人简历】
198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后转入化学系,
1988年7月本科毕业,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曾任化学系学生辅导员、系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系党委副书记。
2002年3月任化学系主任。2008年1月任理学院副院长。
2008年10月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1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4年10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在清华园耕耘30年
自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邱勇已在美丽的清华园学习工作了近30个春秋,从渴求知识的学子,到教书育人的教师、探索创新的研究者,再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邱勇始终没有离开过清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清华人”。
OLED研发团队带头人
通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清华大学副校长、化学系教授邱勇带领着他倾注大量心血培养的创新团队突破了影响有机发光显示(OLED)效率、寿命和可靠性的多项关键材料和器件技术问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掌握了完整的生产工艺技术,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2月14日,邱勇和他的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邱勇表示:“多年的观察和思考让我深切感受到,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技术难题本身,而是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是创新勇气和信心的缺失,我们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创新历程和经验,让更多的人树立起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认为人才是创新的土壤
邱勇曾说过,“高端创新人才最大的需要,是创新的土壤、环境和生态,这远比其他条件包括薪酬重要得多。”他提到,“事业平台是对高层次人才最持久的激励因素。”
邱勇认为,在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尊重现有人才,要让自己培养的人才、让已引进的人才很好地发挥作用,“唯有近者悦,远者才会来”。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推动了学校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只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营造人才工作的有利环境。好的制度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他坚信,“中国必将成为全球顶尖人才向往的事业舞台。”
当副校长后还给本科生上课
在邱勇看来,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后盾;而发展基础研究,培养有学术兴趣的年轻人才则是大学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不论有多忙,邱勇都始终没有离开科研和教学一线。
直到2012年,邱勇还在给本科生上《有机电子学》课程,并且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多新尝试,比如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将知识形成的过程传授给学生,以激发同学对科研的兴趣。邱勇认为持续的创新需要有爱好作为支撑,他希望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用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与很多教师的想法一样,邱勇也认为教师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看到学生能够很好地成长并超越自己。他说,清华的学生都很优秀,把他们培养好,是每个清华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红网新媒体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