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黑马”快递如何奔向新的增长极?
新华网
 
10-18 10:32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快递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迎来了迅猛发展,业务量年平均增速超过50%,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7倍。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国快递业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民营快递搭上政府顺风车

上世纪90年代,申通、顺丰、宅急送等快递企业相继诞生,中国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曾经顶着“黑速递”的帽子、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小快递,借助国家利好政策频出,搭上了邮政体制改革的快车。

——2011年,国家首次将快递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2年,国务院决定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建立三级邮政管理体系,357个省级以下机构顺利组建,快递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3年,国家邮政局提出“到2020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的战略目标,快递业大发展、上水平成为实现邮政业“中国梦”的关键因素;

——2014年,国务院决定放开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快递业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进;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大举措,推动快递业加速发展。

快递,日渐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9.6亿件,是“十一五”末2010年的6倍。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快递服务网点达到13.2万个,较上一年增长12.1%,网点人口密度达到每10万人9.7个快递网点,网点面积密度达到每千平方公里13.8个快递网点。

2014年,我国快递业直接吸纳就业超过120万人,支撑网购就业超过千万,带动工业品销售下乡1600亿元,推动出口近千亿元,支撑国内网购交易额突破2亿元,快递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互联网+”浪潮带来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开放国内外快递市场,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在“5毛微利时代”和“狼来了”的双重挑战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业内专家分析,中国快递业企业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十分激烈,供需矛盾、服务与价格背离等矛盾难以解决。能够提供整体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物流解决方案的企业严重缺乏。

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拥有全球递达、标准服务、实时跟踪、强大品牌、国际市场份额稳定等核心优势相比,快递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问题还比较突出,走出去面临严峻挑战。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建议,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建立和开通相关绿色通道,比如航空、铁路方面建立快速提货、快速发货机制。在行车难、停车难,快递车辆技术标准的制定,智能快件箱进小区方式等问题上,亟待取得突破。

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认为,快递企业从一开始“资本是众筹的,劳动力是众筹的”,因此快递公司具备天然的互联网DNA。因此,快递业不仅要完善产品结构,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还要加快信息技术的革新,以信息技术引领未来,积极推动“互联网+快递+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打造行业新的增长极

十二五时期,我国快递业迎来第一个百亿时代,下一个百亿靠什么?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提出,“引导快递业务由‘1+1’向‘1+3’转变”,从服务电商件扩容,把服务制造业、农村地区和国际市场等新业务打造成行业新的增长极。

徐勇认为,快递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十二五以前,快递的主要消费者在城市,满足商贸流通、商务交流和商业消费的需求。如今,随着快递下乡的脚步日益加快,快递服务的均衡性正在提升。

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快递企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寻找着新的发展空间。跨境转运、仓配一体化、融入社区商业、渗入生活服务,代收货款、冷链、数据收集等,快递产业链条的附加值越来越大。“快递企业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业务触角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流通渠道和新的商业模式。”国邮智库专家杨世忠说。

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认为,快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必将孵化出更多的产业。随着快递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快递业服务于金融、制造业、冷链、医药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产业链集成效应。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物流快递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与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完美结合,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