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养老金入市有助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
 
08-24 11:18

8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养老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养老金入市对养老金保值增值和股市有何影响呢?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将明显增加

“在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和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国家,养老基金都是重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投资,既实现了自身保值增值,又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比如美国,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我国养老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必将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郑秉文说。

郑秉文分析认为,养老金入市后,资本市场长期性资金将明显增加。一般而言,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投资的长期性基金,而养老基金比保险资金还要稳定;养老基金几十年不用考虑流动性的问题,是发现市场价值和实施价值投资的本源所在。因此,如果一个资本市场没有养老基金或养老基金很少,市场价值就难以发掘,价值投资就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养老基金是所有国家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基石,其作用如同债市中的20年长期国债。目前我国在政策上允许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基金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二者合计可以入市的规模最大理论值应是8200亿元(6000亿元全国社保+2200亿元企业年金),仅占总市值的约1.3%,而实际则更低一些,因为即使在牛市也没有满仓。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中养老基金的实际占比则高达60%。

“养老金将逐步成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郑秉文说,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里,散户占绝对统治地位,成熟的资本市场里机构投资者将占统治地位,前者的投资主要以投机获利为主,给市场带来较大波动性。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将极大地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

据统计,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中,散户占统治地位。虽然基金业规模较为可观,目前我国基金业市值高达7.2万亿元、占股市市值约11.4%,但由于共同基金里几乎完全由散户“基民”占统治地位,养老基金占比不到10%,长期投资基金很少,在遇到牛市时便必然承受巨大的赎回压力,也就是说,中国共同基金同样十分缺乏长期性资金。而美国的共同基金资产中,养老基金占89%,即使在家庭散户“基民”里,绝大多数人购买基金主要也是为了退休而储蓄。

养老金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养老金入市,将使资本市场换手率大大降低。”郑秉文分析指出,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有明显区别的。毫无疑问,散户个人的投资动机常常是出于明显的短期获利和投机心理,他们始终处于寻找“牛股”和“黑马”之中,于是换手率特别高。

郑秉文指出,十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换手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根据一份研究报告的结果,中国资本市场的换手率为190%(实际交易量占市值可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养老基金市场十分发达的美国仅为第八(95%),养老基金实行完全投资体制的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等拉美国家都不到28%。这些国家资本市场之所以换手率低,除了养老基金作为长期基金追求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十几年前,生命周期基金(目标日期基金)诞生以后,很多国家引入了这个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使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得以改变,因为生命周期基金的资产配置和股票持有比例变化是有公式和模型制约的,是自动的,这就更加降低了资本市场换手率。

郑秉文认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养老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低风险偏好,追求长期稳定收益,而且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很少频繁换手,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对短期投机心理将是一个巨大的抗衡力量,有利于减少股指波动的幅度,遏制频繁的大起大落。“因此,养老基金投资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带动优质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质量。”郑秉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