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错失牛市”:保守估计损失已过万亿
证券日报
 
05-04 10:33

中国股市“改革牛”可谓一骑绝尘,截至4月30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收报4441.65点和14818.64点。如果与去年4月30日相比,则两大指数分别上涨了119%和103%。在人们对后市议论纷纷之际,已有不少投资者希望兑现收益。但另一个为人忽略的事实却是,由各地方政府主管的社保基金却丧失了一次难得的牛市机遇。

据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186.46亿元,支出33669.1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0408.76亿元。据专业机构测算,养老金累计结余有3万多亿元。那么,假设这些结余基金全部买入股票,按上证指数同期涨幅计算,则去年结余的50408.76亿元少增值约56407.40亿元,养老金部分少增值约3570亿元。

当然,按照稳健投资、长期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部分不会全部投资股市。那么,如果按照结余资金20%的比例购买股票,则社会保险基金和养老金的投资损失将达到约10081.75亿元和714亿元。而如果按照结余资金50%的比例购买股票,则损失也将达到约28203.7亿元和1785亿元。

早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已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命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的决策。积极拓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已达成更广泛的共识。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养老金入市风险很大,反对养老金入市。

养老金是“社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需要就有关概念做一个说明:大家日常所说的“社保基金”是个简称,不能准确反映我国社保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的现状。我国有两大块“社保基金”:一块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可以叫“未来养老金”。这笔钱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从2003年6月份起,“全国社保基金”就开始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委托投资的方式进入股市,并且取得较好的收益率。

另一块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保基金”,即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可以叫“当下养老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针对的是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中的养老金部分。

按照现行政策,在已经进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的试点省份,部分做实积累的基金,经国务院批准,它的部分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可由地方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2012年3月份,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率先委托投资试点。2015年2月28日,山东省启动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试点。截至2014年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930.3亿元,而首批委托金额为100亿元。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全国统筹养老金是不进入股市的,所以中国也不能这样做。我认为,这种比较是机械的,是不务实的。美国的全国统筹养老金不入市,是事实,但其替代率仅为40%。但其以企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金,替代率接近60%,这一部分基金绝大部分都入市。

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养老金部分与美国的全国统筹养老金类似,但其替代率比美国高。据有关机构评估,替代率为70%左右。而中国的企业年金部分尚未“长大成人”。鉴于中国的社保制度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养老金的管理也不能简单地参照美国模式。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坚持最保守的投资原则,将“当下养老金”按照一定比例,以委托方式入市,是可行的。

据社保基金理事会统计,全国社保基金自建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达8.36%(其中2014年11.43%),远超同期通货膨胀率,也明显高于目前各地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为确保本金安全,广东省、山东省均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委托投资合同中约定了“本金安全保障”的条款,社保基金理事会也承诺了委托投资运营的最低收益率。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地方社保基金的权益。

我们认为,由地方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方式是成功的,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