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何江
2016年5月26日,在美国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演讲台上,宁乡伢子何江自信激昂的演讲震惊四座。他是首位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人。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何江,出生于湖南宁乡坝塘镇停钟新村,父母种田打鱼,没有任何起跑优势,却一路“开挂”,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赴哈佛大学研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攻生物领域。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人,又被福布斯杂志评为30位30岁以下医疗健康领域青年俊杰,不久前他又作为唯一一位中国人,入选世界顶级智库阿斯彭思想界聚焦健康学者。
今年8月,何江的新书《走出自己的天空》出版,这本书是在世界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全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记录了农村生活的不同侧面,它们拼接在一起,则又组合成了农村生活的一个全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更是关于我的家庭,我所成长的村落的一本传记。”
世界著名历史学教授鼓励,“写下你所认识的乡村变迁”
五年前,何江还只是刚进入哈佛大学的懵懂博士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好奇。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了尼尔·弗格森教授的一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
何江此前读过尼尔·弗格森教授的书,便抱着了解不同领域信息的心态进入讲座现场。讲座后,何江跟尼尔·弗格森教授聊起了中国,这引起了尼尔·弗格森教授的浓厚兴趣。
过去29年,何江从湖南宁乡农村进入县城、省城、再走到美国波士顿,尼尔·弗格森对他说,“这一路,好像完成了一次快进版的工业革命,”并建议他把“这一路”写下来,他说,“你能不能以中国乡村的经历为蓝本,写一个你成长所认识的乡村的变迁?”这就是本书的肇始。
在尼尔·弗格森教授的引导下,何江开始用四年时间,从他自己、他家人的记忆里搜集那些关于他成长的故事,关于他所出生的村庄的故事,以及在这二十多年里他所走过的地方的故事,写出了《走出自己的天空》一书。
何江想用这本书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乡下人怎么过日子的?乡居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他说,“随着中国一步步实现现代化,传统的乡居生活正在逐渐消失,都市人对乡村有着好奇感,疏离感,同时又有一份不可磨灭的乡愁。我们的生活不停地变化,乡下的环境和生活也在不停地变化,这些我身边的人和我生活过的村庄的故事,或许恰恰能够把那个正在逝去的时代记录下来。又或者,通过这些文字,那些细心的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更加立体的、具象的乡村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改变人生,用自己的经历给农村学子鼓舞
何江说,中国人对教育的关注是非常非常重视的。但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教育资源以及各个方面的压力,会让人觉得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似乎会越来越难。因为在资源的分配上,以及不同群体的人可以获得的资源方面,都有区别、对比。但我始终坚信一个观点,可以通过读书把自己从一个原有的圈子带到另外一个圈子。”
“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何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道。“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何江从乡村走出来,第一次到小城镇,再到城市,再出国到哈佛、麻省理工接受世界上最顶尖的文理教育、科技教育,“这其实是真正能够让人的眼界大大扩展的一个过程。每个人依然要相信社会有这样的输送能力,我也仍然坚信有这样的输送能力在。只要你有这样的梦想、追求,愿意努力尝试,愿意去做的话,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
为什么何江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他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家庭教育。
“我自己在成长的时候,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在乡下都是陪伴在我身边的。小时候,记忆很深刻的,妈妈经常会干完田里农活,会陪着我和弟弟一起看书、一起听我们讲学校学习的内容。耳闻目染,跟着父母接触学习到的东西,逐渐影响了自己对教育、对学习的认知。那时候开始,我不会觉得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我觉得我能把这些东西分享给我的父母,我父母听了我的分享会有很大的感触。这样的家庭教育正反馈作用,其实对我来说,无形中也影响了很多对将来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能力,比如自主能力的培养。美国非常成功的一些人,身上有很多特质,比如独立自主、创新创造,其实都是在小时候家庭教育等方面带来的。”
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天空
实际上,何江进入哈佛大学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刚进去第一、第二年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中科大毕业立马到哈佛,有一个很强的不适应过程。突然发现,那边有很多优秀的人,旁边的人都非常非常杰出,自己的内心会有很大的挣扎、纠结,你会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成功。对我来说,一路走来都有这样的过程。”
美国的课堂文化、科研文化,鼓励一个人自信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对中国人来说,会谦虚一些,不要那么大胆、张扬的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如果要在那样的环境里面做得优秀、杰出,首先你要认清楚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就像我很快就认识到,一定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改变自己谦虚、不太愿意发声的状况,迅速找准问题所在。同时,找一些机会来进行锻炼。”他说。
何江刚到哈佛,英文远没有毕业典礼演讲视频当中那么好,当时的听、写没有问题,但是和人交流的时候,因为文化上有很大的区别、差距,所以那时候有很大的问题。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快就做破冰式的尝试,比如跑到哈佛当哈佛本科生的助教,了解他们的校园文化。包括写这本书,当时鼓励我的教授,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我当时在他演讲之后就很大胆的说:“能否和您聊一下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也是逐渐锻炼出来的”。
中国人的思维里面,可能碰到这样的场合,我不太愿意和这些有光环的教授说话。但是经历适应期后,“我就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教授来做分享,其实就是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人。”
“一个新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期,这个过程当中人需要有很大的敏感度,找自己的定位,找到定位才能走出阶段性的小目标。对我来说,从中国到美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相当于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
在“寒门再难出贵子”之说盛行的当下,何江从宁乡农村走到了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用他的努力证明一个中国农村孩子到底能走多远,最后创造历史,成为全体华人的骄傲。
相关链接:图书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走出自己的天空》
作者:何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定价:42.00
作者简介
何江,哈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博士后,哈佛大学毕业典礼首位登台演讲中国人,《福布斯》杂志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青年俊杰之一,世界顶尖智库阿斯彭思想节聚焦健康学者。
内容简介
《走出自己的天空》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讲述的是出生贫困农村家庭的80后的逆袭之旅:从乡村、城镇到城市到世界高科技中心,在一个快进版的工业革命中,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综合自湖南文艺出版社)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王嫣
编辑: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