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红网青椒计划-202101月报
看确诊病例流调时,我们到底看些什么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1-16 15:04:14

青椒.jpg

近日,哈尔滨市香坊区新增从望奎县返乡确诊病例,流调信息公布的新闻下方的评论可谓乌烟瘴气,有担忧疫情扩散影响生计的,有质疑患者凌晨四点开车回家千里“投毒”的,更有甚者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评论并不鲜见,成都确诊女孩流调信息公布后,就遭到了大范围的网络暴力,掀起舆论热潮。

在公布流调信息的新闻底下发泄情绪的评论,对于控制疫情,并没有任何帮助。就发表恶意评论的网友自身而言,看似出了一口恶气,可是疫情并不会因为几句恶语而停止;而对于看到了这些评论的其他网友来说,潜移默化之下可能会认可这种评论的正确性,受到这种消极情绪的感染,进一步扩大疫情导致的焦虑无助感。况且,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不幸确诊的患者,那时承受这些恶评的可能就轮到了自己。

归根究底,部分网友这样的恶意评论,主要还是源于疫情导致的焦虑不安。当疫情开始反扑,各方面的出行就很可能会受到限制。然而出行停止了,生活却不会暂停,小型餐馆客流大大减少,孩子也上不了学,看病也变得麻烦,处处影响民生。这样因疫情停摆的生活,在去年年初人们就体会了。现在疫情开始小规模反扑,人们自然会生出焦虑不安的情绪,无能为力之下,也只能在网上抱怨那些最早的确诊病例。

要想控制这样消极的舆论风气,一方面,应尽可能降低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这与《人民日报》早前提出的“精准防疫既要到位,也要防止过犹不及”不谋而合。就拿这次哈尔滨市疫情为例,当地疾控中心并没有封锁发生疫情的整个香坊区,而是只封锁了确诊患者所在的小区单元楼,尽可能保证其他市民的正常出行。另一方面,媒体应做好舆论方向的正确引导,抵制对确诊病例恶意人身攻击的评论。部分新闻博主为吸引眼球,而故意转发确诊病例流调行程,辅以模糊的诱导性语言,这样的新闻报道看似正义,实则收割流量,传播焦虑情绪。

随着一则则流调信息公布,有成都市年轻女孩一夜辗转数个酒吧的,北京顺义区32岁女子深夜还在快递中心兼职的,也有凌晨四点带着家人赶回哈尔滨的。不论是他们中的谁,其实原本都是我们之中普普通通的一分子,为了生活而奔波。成都年轻女孩一夜跑几个酒吧,网友攻击她私生活混乱,却不知这是在面试酒吧的夜班工作。而哈市确诊病例连夜赶回哈尔滨,也有可能有不得已返回的理由,那是他们也不曾确认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公布流调信息的初衷就在于尽快控制疫情,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看确诊病例的流调时,仔细确认是否有行程重合即可,少一些对他人生活的无谓揣测。

文/封霞(东北林业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封霞

编辑:化定兴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