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经典时刻
经典时刻丨谈“防疫持久战”到底是在谈什么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8-11 11:10:27
“疫情防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是湖南省委书记、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杜家毫在近日的疫情防控会上强调的内容。


说起“持久战”,最著名的当属毛泽东在延安写的鸿篇巨著——《论持久战》。这本五万多字的小册子,审时度势,精准预判,通过分析抗战的正义性和长期性,在国家破败、民族危亡的关头,鼓舞了人民的信心,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这个无形的敌人,相关部门再次以“持久战”打底,要求时刻紧绷心弦。虽然,我们都知道疫情防控是场马拉松,但抛开时间,当我们真正谈“防疫持久战”时,到底是在谈什么?

“抗日持久战”是当时社会的福音


经典电视剧《毛泽东》再现了“论持久战”的出炉过程。


1936年,在陕西延安,美国记者斯诺就抗日的相关问题采访毛泽东。


他问:“你对抗战的前途有何想法?”


毛泽东抽了口烟,缓缓地说道:“中国是弱国,只有坚持持久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国情、政体、民族和阶层,以及国际形势,最后认定“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必将形成,最终被埋葬的只会是侵略者”。


他将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整理成文,于1938年出版了《论持久战》。


彼时,抗战已持续7年多。尤其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接着大半个中国被日军占领,军队节节败退,百姓流离失所。


在这种形势下,有人极度悲观,高呼“亡国论”,有人盲目乐观,坚持“速胜论”。毛泽东则通过缜密分析,得出结论——“这场战争会经历三个阶段,过程很漫长,但我们一定会赢”。


这样的声音,无异于“救世主”一般,让当时的人们逐渐捡起信心,拿起武器,坚持抗战。


而“持久战”三个字,也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不同事件,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符号,强调人们在面对未知困难时,要充满信心,艰苦卓绝,沉稳耐心,最终赢得胜利。

“防疫持久战”强调更深层的意义


回到疫情防控的战场。


现在说“防疫持久战”,恐怕没人会反对。


世卫组织曾提到,新冠没有特效药,病毒将会和人类长期共存。钟南山院士也称,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


而全球候选疫苗仍在研发阶段。就算最乐观的形势,今年底会出现有效疫苗,但疫苗生产、接种,再到全面覆盖,也将长达数年。


加上目前许多国家出现疫情反弹,要想在短期内消灭这个病毒,基本不可能。


因此,“防疫持久战”已是共识。显然,抛开时间的长久,它强调了更深层的意义。


这些意义便是——心态上,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有耐心,有毅力,跟病毒战到底。


情绪上,我们要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就算万一再次出现疫情,也可做到不恐慌,不害怕。


行动上,我们要时刻紧绷心弦,医院、疾控、整个社会都要做好万全准备,真正将疫情扼杀在“摇篮”。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王波

编辑:杨雁霞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