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岳麓行吟
评论丨章罗生:一个作家的时代担当——何石新近小说创作一瞥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7-15 09:36:43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QQ截图20200715092937.png

一个作家的时代担当

——何石新近小说创作一瞥

文/章罗生

何石最近在《湖南文学》《广西文学》《中华文学》与《精短小说》《湛江文学》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扶贫与乡村振兴题材中短篇小说,如《那山那村》《将心比心》《掰腕》《千秋寨寨王竞夺记》与《泥湾渡脸谱》(扶贫短章)等。这些作品,如同作者的以往创作一样,不仅表现了其立足现实、热爱家乡的宽广情怀,而且也透露了作者热情、勤奋、敏锐与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追求。

首先,在题材内容上,它们写的不但是作者家乡——新宁崀山的人事,而且紧扣扶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反映了乡亲们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奋斗英姿、成败得失与行进步伐。与此相连,作品紧扣崀山的历史地理与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方面,除夫夷江、将军石、八角寨、天一巷、骆驼峰与杨再兴、江忠源等崀山风景和历史人物等外,尤其是突出了“百里脐橙连崀山”等品牌产业,及以旅游带动观光产业发展等新宁的改革思路与主攻方向等。

其次,在手法形式上,作者不但“以人为本”,而且以基层干部与普通村民为主;不但写了扶贫路上的众多感人故事,而且抓住人物特点,从人生、家庭与情爱等角度,注重突出其精神与个性等。如《那山那村》在写脐橙示范村支书陈松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时,不但细致地描述了他与妻子刘梅兰的无私奉献,而且穿插了他们与张清平、徐秋菊夫妇之间的“恩怨情仇”及其人生故事;《将心比心》在写石泥村女支书许仲英的扶贫事迹时,通过她在身患癌症后签“生死状”的感人之举,突出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人格与伟大精神;《掰腕》在写退伍军人、养殖专业村黄大牛的脱贫事业中,每当遇到棘手的人事时,常运用自己在部队中练就的绝招,与人比试“掰腕”,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也见出其构思与视角的独特、巧妙等。此外,《千秋寨寨王竞夺记》通过旅游点千秋寨寨王竞选,引发矛盾与纷争,让正反人物纷纷登场,让思想与智慧、善恶忠奸相互碰撞,构思巧妙,引人入胜;《泥湾渡脸谱》(扶贫短章)中写对扶贫对象李小缺、“王阿毛”等人的帮扶,以及《山那边的那边》与《小渡风流》等,均是这样:都见出其重人物、抓特点,接地气、近民情;既讲究故事情节又不忘人性“探微”(包括其情感情爱与两性关系)等。

当然,在充分肯定以上创作的成就与特色——尤其是作者的勤奋与创新的同时,笔者也有一不成熟看法,即:作者原主要从事“特稿”与“报告”等纪实创作,现又转向小说等“虚构”,是否有“扬短避长”或“避重就轻”之嫌?因为,在目前“报告”几乎已成“国体”的纪实时代,许多原小说等作家都顺应时代需求而由“虚”转“实”,作者为何反而由“实”转“虚”?尤其是,在反映扶贫攻坚这一时代重大主题时,应该说,“纪实”比“虚构”更适用、有力,而且如《将心比心》中许仲英签“生死状”的故事就是现实中易晓金的真实人事,是否没必要弄“实”成“虚”?因此,笔者认为,何石不但应扬长避短,继续在原“纪实”基础上奋进,而且应在长篇力作上下功夫,为自己、更为社会贡献新的“拳头”产品。如以上所描写的“新宁”“扶贫”等众多故事,如将其深化、综合,铸成纪实“大器”,岂不影响更广、作用更大?当然,文学体裁与形式应多样化,虚构和纪实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我们不能有任何偏见,更不应非此即彼。但具体到作家个人与题材内容等,是否存在着创作方向与文体形式等方面的“最佳”选择问题?

以上私见,仅供作者参考,也希望读者共同探讨。

章罗生,湖南大学教授、湖南大学纪实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

微信图片_20180625085849.jpg

来源:红网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